近日,随着《匠心美物 道艺相随——兰州民间工艺研究》这一专著的问世,《兰州民俗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的六本专著已悉数出版。这套丛书深入挖掘和整理了兰州地区历史上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文化特色显著的民俗文化,系统梳理了兰州的地方文化符号。它不仅为广大读者详细解读了兰州的风土人情、社会变迁历程,更成为研究兰州民俗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兰州民俗文化研究丛书》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兰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撰写,是对兰州民俗文化进行基础性研究的丛书。该丛书以民间口头文学(传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民俗文化事象为主要内容,重点从各类民俗文化的渊源背景、地域分布、种类特点、文化意义、当代价值、传承保护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系统梳理,使之成为集研究、交流、阅读、宣传、推广等诸多作用于一体的文献类图书。
众所周知,兰州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域文化的摇篮之一。数千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兰州人,栉风沐雨,手胼足胝,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兰州文化。
文化,犹如民族的血脉,承载着人民的精神家园。《兰州民俗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主任,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毛玉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历经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长河,我们的先辈们倾注心血,创造并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我们民族情感纽带的维系,更是我们共同记忆的宝贵源泉。同时,它们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说:“在这其中,兰州民俗民间文化,孕育于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之中,堪称华夏文明和中华民俗文化的璀璨明珠,成为兰州地方文化的鲜明标识。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兰州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旨在更好地展现中国民俗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激发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此举同时有助于明确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在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推动政府在社会层面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