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华市正式发布了《金华市旅游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4—2035年)》,这一规划的出台标志着金华旅游产业正式迈入了一个系统性、高标准发展的新纪元。根据规划,金华市将充分利用“影视文化、商贸购物、温泉养生、山水生态、古宴文化”这五大核心资源优势,主动融入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圈,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商旅休闲度假目的地,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金华,这座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瑰宝,享有“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美誉。它孕育了“上山文化”、“横店影视城”、“浙婺”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城市IP,充分展示了金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旅游魅力。 金华的规划体系层次分明,既涵盖了市域的全貌,又细致到市区的发展。从近期规划到2030年,再到远期展望至2035年,金华的发展蓝图清晰可见。在这一规划指导下,金华制定了详实的发展指标体系,旨在推动城市旅游业的持续繁荣。 展望2035年,金华全市年游客接待量预计将达到1.8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360亿元,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一员。同时,金华将着力培育4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新增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3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以及1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夯实金华作为旅游强市的品牌基础,使其在全国乃至全球旅游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在金华的规划与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旅游城市正在崛起。它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和体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金华必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在空间结构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一轴、二廊、三城、二十四片区”的市域旅游格局。“一轴”指依托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打造的文商旅休闲度假主轴,串联起兰溪古城、婺州古子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上山文化遗址等重要节点;“二廊”为生态康养和商贸影视文化两大长廊;“三城”包括婺州古子城、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东阳横店影视城;“二十四片区”则涵盖8个城市旅游片区和16个郊野旅游片区,实现全域资源联动、功能互补。其中,市区层面则聚焦“一山一城一水三板块”结构,突出金华山、古子城、三江六岸及九峰山、南山、积道山三大板块的引领作用。
在实施路径上,规划特别对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和乡村振兴提出明确指引。除了已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双龙风景旅游区,计划新增2家5A级景区和12家4A级景区,推动兰溪诸葛—游埠片区、义乌佛堂片区、武义牛头山等重点区域达到更高标准。同时,布局20个乡村旅游集聚区,打造如积道山—万亩田园、金华山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是我们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展望未来,我市将致力于打造六大独具特色的旅游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水上交通、公路风景道、绿道以及低空旅游。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旅游TOD”发展模式,以实现旅游与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此外,我们将不断完善三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重点关注旅游驿站、标识系统、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以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打造高品质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