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一种名为“无堂食外卖店”的店铺数量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这类店铺主要通过网络平台接收订单,不提供堂食服务,通常规模较小,经营地点和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因此往往成为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面对如何规范无堂食外卖经营,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这一重要议题,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午间用餐的高峰时段,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的一家“外卖卫星店”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厨师们正忙碌而有序地准备着午间的订单,炒锅里的辣椒炒肉、麻婆豆腐、红烧茄子、爆炒花菜等美味佳肴接连出锅。服务员们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精心打包每一份外卖。厨师长介绍,品牌餐饮门店每日都会派遣专业的厨师到“外卖卫星店”值班,确保从食材供应链到菜品口味、分量控制,卫星店与主店堂食保持高度一致,让消费者即便点外卖,也能享受到同等品质的美味佳肴。
凭借“新鲜现炒”“流程透明”和“品牌背书”的标签,消费者尤其是周边上班族,对“外卖卫星店”接受度颇高。一位正在取餐的白领表示,规范化的卫星店在口味稳定性与食品安全方面更令人放心。
部分“外卖卫星店”还通过直播形式,将“明厨亮灶”实时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外卖卫星店”这种“线上+线下”多元业态融合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组团式”管理?对传统餐饮企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南宁一家品牌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外卖卫星店”的运营严格遵循企业统一的标准化体系,与传统堂食门店共享同一套供应链系统、餐厨人员考核与轮岗培训机制以及出品标准。通过多维度协同管理,保障外卖食品安全,让“看得见的后厨”成为常态。
南宁餐饮行业协会经营委员会主席吴培雄指出,“外卖卫星店”的兴起是餐饮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探索创新的重要举措。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企业拓宽市场覆盖范围,还能有效利用堂食经营淡季时段的闲置产能和人力资源,从而提高经营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餐饮外卖市场的规范化进程,从系统上保障了食品质量安全,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对整个餐饮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