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从〈啼笑因缘〉到〈千里江山图〉:评弹如何用“老书新说”破解四百年传承密码

发布时间:2025-05-17 09:15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评弹,亦称说书艺术,其演出文本简称为“书”。追溯“书”的来源,通过梳理评弹书目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历代评弹艺人始终与文学经典保持着紧密的交融互动,不断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七侠五义》、《珍珠塔》、《双珠凤》等,与明清时期坊间广为流传的通俗小说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血脉联系;同时,评弹艺人还与“鸳鸯蝴蝶派”等文人合作,改编了《啼笑因缘》、《秋海棠》等新书目,推动了评弹艺术的近代化转型。演出文本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演进,使得评弹艺术在江南地区盛行了四百年之久。

评弹书目不仅承载着广泛的群众智慧,更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对传统书目进行生搬硬套,不加以适当的改编和创新,仅将其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不融入时代精神,那么评弹艺术将逐渐与时代脱节,难以与当代大众产生共鸣。因此,要让评弹重新贴近大众,我们必须重视演出文本的升级,通过创新和提升,赋予传统书目以现代的审美价值和时代精神,从而重塑评弹书目的现代风貌,让评弹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传统书目是评弹继承发展的重心。传统书目需要“常说常新”,赋予时代化的表演方式和呈现形式,构成更具本质意义的活态传承。由评弹艺术家盛小云领衔编演的《娜事xin说》是传统书《啼笑因缘》萌发出的老干新枝。他们的改编重新阐释了原著精神和人物内蕴,将戏剧性聚焦到这场爱情悲喜剧中最深情、最痴迷、最纠结的何丽娜身上,揭示出何丽娜美丽痴情的外表下,更富魅力的性格潜流。《雨夜逃婚》等新编书回让人联想起“五四”后在中国文学中被广泛塑造和讨论的娜拉形象,“娜拉走后怎样”,寄寓了当年知识界对女性命运的殷切关注。正是这段逃婚情节赋予了何丽娜崭新的时代气质,何丽娜路在何方?盛小云为她设计了一段酣畅淋漓的自诉唱词,何丽娜在一番精神搏斗之后,毅然冲向雨夜,逃婚离家,唱段以一句“但见那隐隐前方一盏灯”戛然收尾。这盏灯的谜底虽然没有揭晓,但其实就是何丽娜的一盏“心灯”,何丽娜的出路就在于她直面心灵的自我救赎。

近年来的新编书目,更展现出对评弹文本现代性的追求。中篇弹词《千里江山图》改编自孙甘露同名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面对这样一部情节复杂、内蕴深厚的小说文本,改编团队在把握革命者理想信念精神主调的基础上,探入他们的生命体验和内心情感,细细剔掘雕镂他们的心灵空间。陈千里一次次对同志、敌人的甄别与较量,崔文泰、易君年谍中谍式的伪装与出卖,叶启年内心的冷酷与分裂等,都是心灵的试探,心理的暗战。“小书一段情”,《千里江山图》的“情”当然不再是传统弹词中才子佳人的后园相会、庵堂定情,那是革命者的夫妻之情、恋人之情、兄弟之情,是分属两个阵营的“师生之情” “父女之情”……这些感情彰显在挽狂澜于既倒的绝密行动中,令当代听众着迷、共情。

令人欣慰的是,评弹界对于文本现代性建设的关注正日益增强。无论是苏州评弹团对经典作品《玉蜻蜓》进行的新解,还是上海评弹界推出的《战马赤兔》、《战·无硝烟》以及《高博文说繁花》等创新书目,它们在坚持评弹文学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深入挖掘人性,转变叙事视角,充分展现了传统说书艺术与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灵动对接和深刻呼应。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5-17 09:15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