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说过短剧必须遵循“三秒一个冲突,五秒一个反转”的规律?然而,偏偏那些反其道而行之的短剧,却依然能够占据热榜之位。四川方言剧《家里家外》便是其中一例,它不依赖于狗血剧情和明星效应,而是以平实的节奏,娓娓道来普通人的生活故事。 在这部剧中,蔡晓艳饰演的角色为继女织毛衣的情节贯穿了整整三集。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角色的日常,更细腻地描绘了两人从最初的互相较劲到逐渐接纳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故事,仿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家庭生活,让人在观看之余,不禁感慨万千。
另一方面,众多明星纷纷转战短剧领域,用实力诠释了“59岁正是闯的年纪”这一主题。其中,李若彤主演的《午后玫瑰》以中年女性重返职场的励志故事为主线,生动描绘了她们在职场与家庭之间的权衡与抉择。此类题材在微短剧中实属罕见,成功填补了传统电视剧和长篇微短剧的空白。该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年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的坚韧精神,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勇敢翻盘,传递出女性自我成长和追求梦想的力量。
调查显示,在内容创作上,短剧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精品化的趋势。都市蓝领、小镇青年、新一线城市中坚力量、女性用户、男性用户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25至44岁的青年用户占比达到57%。逆袭、战神、穿越、总裁等关键词成为消费TOP题材,情感、逆袭、战神类题材受到用户追捧。这些题材和关键词反映了观众对于情感、梦想、奋斗等主题的关注和喜爱。
值得关注的是,短剧除了以手机为主要播放阵地,也开始向电视等大屏蔓延。日前,在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短剧嗨创日活动上,业内人士曾表示,年轻观众以及18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对大屏短剧兴趣浓厚,尤其是古装、言情题材表现突出。如芒果TV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屏短剧在年轻群体中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随着短剧行业的发展,其从竖屏逐渐转向大屏,创作转型与标准重构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在竖屏时代,短剧以其快餐式、碎片化的观影体验受到青睐,而进入大屏时代,短剧创作则需要更加注重情绪的表达和虚实结合的呈现。这种从竖屏到横屏的转变,对创作团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在叙事节奏和镜头语言上进行全面的调整和重构,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观影场景的需求。 目前,一些互联网视频平台正在积极探索,尝试将同IP的横竖屏内容进行一体化制作,以此探索内容融合与创新的可能性。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短剧的整体质量,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观看选择。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预见,短剧行业将继续在内容创作、技术创新和平台合作等方面不断突破,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