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9日至5月5日的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上,一场场独具匠心的演出轮番上演。梨园科班的步程式与时尚街舞的韵律相互对话,机器狗与提线木偶戏的技艺共舞,戏曲名家与小传承人、小锣鼓手携手演绎,呈现出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卷。这些别具一格的场景,无疑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本次文化活动以福建泉州的本土戏曲为基石,携手全国6个省市的珍稀剧种,汇聚了13位享有盛誉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以及5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呈现了42部经典戏曲剧目。活动不仅通过学术研讨、文化旅游融合、创意市集等多种形式,让传统戏曲文化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是一场深刻探讨“如何让千年戏曲在当代焕发新活力”的实践盛会。
本次活动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4月30日晚,泉州府文庙前广场上,婺剧《连环计》鼓声如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楼胜与小传承人洪雨辰踏着鼓点亮相,辗转腾挪间,尽显英气。
随后,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孔词》的鼓点便接力响起。4岁孩童蔡昱程熟练地司鼓奏乐,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黄艳艳踏着节奏转身,引得观众屏息凝神。余韵未散,粤剧《帝女花·香夭》的尾声,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小敏与传承人文汝清,牵着小演员们缓缓退场,戏服金线闪烁,似在诉说“戏脉不断流”的内涵……
“大手拉小手”这一表达通常象征着代际间的深情关爱。在活动启动仪式中,我们以这一主题为核心,精心编排了一段充满创意的表演节目,生动展现了传统艺术在代际间的传承景象。
据相关资料显示,自展演活动成功举办三届以来,始终秉持着“古戏传承,大手小手相牵”的核心理念。在第一届活动中,我们以“大手牵小手”为主题,寓意着古老的戏曲艺术传承不息,代代相传。到了第二届,主题转变为“小手牵大手”,旨在表达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与传承。而本届活动则让“小手与大手”共同演绎,以此展示三年展演活动在传承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谈及展演活动的举办初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前团长曾静萍女士表示:“这些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瑰宝,是历代艺术家不懈努力、不断传承的结晶。作为受益者,我们有责任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添砖加瓦,使其更加完善。我们要让这份文化瑰宝在良性循环中持续传承,为下一代留下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