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动画巨作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总额已超158亿元,荣登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五位,成就了一项备受世界瞩目、令人振奋的辉煌记录。
不久前举行的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中国电影报道》对《哪吒2》的制作方以及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长田进行了专访。在镜头前,王长田分享了光线传媒在创作上秉持的长期主义理念。
王长田指出,持续秉持“长期主义”理念的重要性在于,这有助于确保公司未来的稳健发展,并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
所以这些年来在长期主义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很多适应中国市场的一些做法,这也是公司能够不断生产出好的作品,产生影响力的原因,包括像《哪吒2》这样的作品,我觉得长期主义是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对于下一部《哪吒3》与观众见面的时间,王长田透露,“《哪吒3》我们预计还是需要五年时间,因为它太过于复杂,而且它又站在《哪吒2》的起点之上,这个标准会更高。”
那么,接下来光线影业将如何填补中间的空挡?王长头表示,他们会推出许多部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
“在这同时,光线还有很多的动画作品会出来,因为我们现在大概有二、三十部作品在不同的策划和制作阶段。今年要上映的动画电影是《三国的星空》,由易中天老师策划和编剧。明年要上映的是《去你的岛》,是一个现代的奇幻爱情故事。
2027年、2028年后就进入动画电影的大年,会有一大批的作品会上映,比如《大鱼海棠2》《大圣闹天宫》《着陆》《茶啊二中2》等等。
真人电影也非常多,明年将上映《第十二条》《第十七条》《人民的正义》等,这是属于我们的社会和法律系列题材的电影,跟《第二十条》是有延续的,所以这条路我们会继续走下去。”
在探讨人工智能对光线影业未来发展的潜在作用时,王长田表示:“对于任何有助于提升电影制作质量和吸引力的技术及理念,我们都将持开放态度,全力采纳。”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深入融入电影制作的诸多阶段和细节之中,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激发创新思维具有显著贡献。然而,现阶段AI尚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它本质上仍是一种辅助工具,需要在人的指导下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