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观众的电影观影行为正呈现出“提质减量”的趋势。在五一档期间,人均观影次数为1.14次,其中92%的观众仅观看了一部影片,相比2024年的活跃度有所下降。平均每人的购票数量为1.82张,而结伴观影的比例也下滑至66%,即主要是双人或多人一起观影,与2021年相比减少了10个百分点。业界专家分析指出,电影消费市场正在从过去的“社交刚需”向“内容驱动”转变,观众对影片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盲目跟风消费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这一变化反映出观众更加注重影片本身的质量和内容,而非单纯追求社交娱乐。
这一趋势在观众反馈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根据灯塔数据的监测,电影《水饺皇后》中关于“情感厚度”的提及率高达47%,而《猎金·游戏》的“金融警示意义”则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同时,备受好评的影片《幽灵公主》和《雷霆特攻队*》的二刷率分别达到了2.0%和2.1%,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优质的内容依然能够激发观众进行深度消费,引发他们的再次观看。
五一期间,异地购票占比24.8%,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衡阳、三亚、湘潭等三线城市位列人口流动活跃榜前列。票房城市TOP10中,上海以3855万元稳居榜首,北京、深圳分列二、三位,武汉、杭州、苏州排名较去年提升。
影院表现方面,贵阳越界影城以152.7万元票房登顶全国影城榜,其89%的票房由《哪吒之魔童闹海》贡献,异地购票占比超55%。深圳CINESKY新天影院、北京耀莱成龙影城等一线城市影院紧随其后,IMAX等高规格影厅继续拉动高端消费。
2025年,我国迎来了备受瞩目的“中国电影消费年”。在前五个月的时间里,全国票房总额达到了惊人的263.0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7%,这一成绩使得我国电影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领跑。其中,五一档期作为年度重要档期,以其“多类型、低同质”的特点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五一档期,剧情片凭借深刻的情感共鸣,成功穿透了全年龄段的观众群体,赢得了广泛好评。犯罪题材电影则依托类型化叙事,精准锁定垂直受众,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同时,经典IP的复映填补了市场空白,满足了广大影迷对经典作品的怀旧情怀。此外,国产动画电影以创新的表达方式打破了年龄壁垒,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这一系列现象表明,我国电影市场正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的发展趋势,为全球电影市场树立了新的标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电影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精彩的影片。
随着盛夏时节的日益临近,电影市场迎来暑期档的黄金时期,《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势头不减,预计将进一步激发动画电影领域的活力。业内专家指出,制片方应更加重视长线运营策略,致力于延长优秀影片的市场生命周期;同时,影院方面则可结合各自地区的特色文化,优化影片排片策略,以此提升非票房收入。通过多元共生的电影生态体系,将为我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