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倾情呈现的《女武神》一剧,在选角上展现出了实力派阵容的真正风范。自第一幕起,观众便被其精湛的表演所深深吸引,这不仅为整部剧的声乐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营造出了一种雄浑而庄严的基调。其中,丹尼尔·布伦纳扮演的齐格林德,以其高亢激昂的瓦格纳式英雄男高音,为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而马努埃拉·乌尔饰演的女高音齐格蒙德,不仅嗓音优美,且在声乐造诣上对角色进行了深入诠释,其扮相也与角色形象完美契合。我国杰出的男低音歌唱家李晓良在剧中饰演洪丁,他凭借出色的演唱和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个性格乖戾、充满冲突的角色——既有对妻子齐格蒙德的暴力和怀疑,又有对陌生人的警惕和敌意,令人印象深刻。
低男中音歌唱家埃吉尔·西林斯所扮演的沃坦,在当今歌剧舞台上展现出了这一角色所能达到的相当卓越的水准。回溯至1876年,柴科夫斯基在拜罗伊特曾感慨万分:“这部规模宏大的歌剧,非天才之辈难以胜任。沃坦与齐格弗里德的声部,的确需要歌坛巨匠来演绎,然而在当时,似乎无人能够完美驾驭。”然而,这样的观点已成为历史。如今,在歌剧舞台上,众多技艺精湛、表演出色的歌唱家们,均能胜任《指环》中的角色,为观众呈现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同样不再适用的还有萧伯纳在他的《瓦格纳信徒》中对歌者的评价——他对早期拜罗伊特《指环》演出中的演员非常不满,将他们形容为“会移动的啤酒桶”。国家大剧院版《女武神》的扮演者就形体而言再不需要观众为了听到高水准的歌唱而不得不“多多包涵”,女高音歌唱家艾娃·韦森饰演的女武神布伦希尔德手执长枪,身材苗条、楚楚动人。在第三幕与父亲沃坦的大段对唱中,唱词与音乐所表现的复杂心态,与她不再勇武而是绝望无助的形象构成深具信服力与戏剧感染力的精湛表演;而身为众神之首的沃坦在这一刻的深情告白,同样感人至深。
此次国家大剧院版《女武神》的艺术魅力还来自乐池里的核心人物——芬兰指挥家皮塔里·因基宁。他曾于2021年首次步入拜罗伊特著名的“神秘深渊”指挥《女武神》,两年后于此地指挥了完整的《指环》。
因基宁指挥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呈现出一种既柔和又壮丽的音色,并不一味追求很多人心目中瓦格纳作品需要的厚重和响亮,而是如调色般令声音细腻而多变。剧中的很多时刻,这种调色带来引人入胜的奇妙美感,就如音乐学家伯特斯坦所认为的:瓦格纳“擅长只依靠音乐就把人的内心状态编织成迷人的叙事网”。
而由基宁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的细腻音乐,其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厚的传承历史。回溯至60多年前,卡拉扬指挥演绎的《女武神》便已赢得了维也纳歌剧评论家的赞誉,他们将其形容为“几近室内乐的精致”。同样,洛林·马泽尔指挥的瓦格纳作品《唐豪舍》也受到了评论者的好评,他们认为这部作品突出了乐谱中浓厚的意大利风情。至于穆蒂指挥的《帕西法尔》,更是让听众们感受到了“阴沉的北方总谱”在穆蒂的诠释下,绽放出“南国明媚”的异彩。
当代著名思想家诺思罗普·弗莱敏锐地洞察到,我们对陌生自然世界的焦虑与好奇的目光,依旧如影随形。与此同时,人们普遍认识到,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那些古老神话中的神祇与英雄形象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瓦格纳的杰作《女武神》却始终在舞台上被反复演绎,它以神界的故事为镜,映射出人类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歌剧的舞台上,观众得以从这些古老的故事中汲取智慧,这正是瓦格纳留给现代艺术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