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兰州八办实践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推动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发布时间:2025-09-16 19:13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近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吸引了19名大学生志愿者和61名中小学生志愿者,共90名青年学子积极参与。他们以青春的活力投身于红色实践,通过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共同谱写了一段难忘的成长历程。

在活动举办期间,一群充满活力的志愿者们毅然担当起红色阵地的“青春守护者”角色,他们肩负着展厅引导、场馆巡视、入馆安检、志愿讲解等多重职责。每天,他们无私奉献,累计服务时长达到两小时。在这些志愿者中,讲解服务尤为引人注目。他们经过纪念馆专业讲解员的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凭借青少年独特的视角,为红色历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或深入细致地解读展厅文物背后的时代密码,或生动感人地讲述革命先辈的赤诚故事。在服务过程中,他们既以沉稳的姿态向成人团体阐释历史,又以活泼互动的方式吸引同龄伙伴的共鸣。他们的温情叙述与铿锵有力的激情交织,使得红色叙事焕发出新的感染力,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刚开始背讲解词时总记错时间线,现在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每个展柜背后的故事。”来自安西路小学的李环亚道出了成长的蜕变。当看到爷爷奶奶专注倾听的神情,她真切感受到自己成为“历史小卫士”的价值——这正是红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生动体现,让青少年在主动传播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的张海明在安检岗位服务一周后,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哪怕只是提醒游客收好水杯,也是在守护这里的一砖一瓦,守护那些不能被忘记的过去。”这种从细微处萌生的使命感,恰是思政教育扎根实践土壤的鲜活成果。

志愿服务不仅是红色传播的载体,更成为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  贡献青春智慧的平台。大学生志愿者结合实践观察与深度思考,撰写15份纪念馆发展调查报告,为红色场馆优化服务、创新教育形式提供了青年视角的参考;中小学生志愿者则通过54份调查问卷,用童真笔触反馈对纪念馆的认知与期待,让红色教育的改进更贴近青少年需求。

在志愿服务的舞台上,孩子们不仅磨砺了出色的表达能力,还显著提升了自信,更深层次地理解了责任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这是秦安路小学学生魏德佳琳的妈妈发自内心的感慨,她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家长们对红色实践教育的广泛认可。她提到,兰州八办所提供的近距离接触历史的机会,使得那些沉寂的砖墙和那些充满情感的历史往事,变成了滋养孩子们心灵的丰富养分,如同播撒在她的心田中,种下了敬仰英雄、热爱祖国的宝贵种子。 这种教育方式,正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核心追求——让那些烽火年代的坚韧与信仰,通过孩子们纯真而真诚的讲述,化作一股股细水长流,融入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这样的讲述,既是对红色基因的一次传承仪式,也是青少年们用他们稚嫩而崇敬的生命,向厚重历史所献上的一份庄严致敬。这样的红色教育,在代际之间得以传承和延续,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9-16 19:13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