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FDC舞团携原创街舞剧场《借东风》登陆爱丁堡剧院

发布时间:2025-09-17 14:41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近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FDC舞团携其原创街舞剧场《借东风》成功登陆了爱丁堡的the space剧院。该舞团在短短几日内,连续为观众奉献了6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这部作品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不远万里专程前来观看,更让世界通过舞台这扇窗口,看到了中国当代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青春与活力。

此次,我们有幸受邀参加2025年的爱丁堡艺术节,其中舞剧《借东风》受到了当地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苏格兰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苏格兰人报》以及当地的艺评媒体均一致认为,《借东风》在舞蹈肢体类作品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舞团的编导饶宇弘透露,在爱丁堡艺术节期间,每天都有数百场精彩的演出可供选择,观众选择观看《借东风》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众多精彩的剧目。而许多当地媒体更是“悄悄地”前来观看并给予评分。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这部作品最终赢得了广大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成为了艺术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除了演出之外,《借东风》还亮相2025爱丁堡艺术节“聚焦中国(China Focus)”暨“魅力上海”推介会。该活动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重点推动的文化交流项目,也是“聚焦中国”项目第五次集中亮相。在9部入选的中国原创作品中,《借东风》凭借独特艺术气质与创作理念,成为舞台上最具辨识度的作品之一。

这部上海原创作品的成功并非偶然。2024年,《借东风》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从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293份投稿中脱颖而出,成为11组入选作品之一,并于当年10月在上戏实验剧场完成首演。主创团队由饶宇弘、叶正担任编导,陈隽琪担任编舞,上海市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木巾负责多媒体设计,舞者则全部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FDC舞团。

创作过程中,团队始终力求突破“形”的模仿,深入挖掘东方文化的“神”。饶宇弘与叶正两名编导在回顾街舞与中国文化结合的尝试后,决定跳出“隔靴搔痒”的尴尬,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为灵感,不演绎具体故事情节,转而聚焦“借风”背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哲学理念。饶宇弘认为,“诸葛借风”的经典桥段传递出中国古典美学的“逍遥”感,这种精神状态与街舞舞者在音乐中忘我的投入高度契合。为将这一理念落地,团队设计了“风起”“风停”“风逆”“风顺”“风疾”“风徐”六个诗意空间,融合Hip-hop、Locking、House、Popping、Waacking等多个街舞舞种,通过肢体语言展现不同风势下的物我关系变化。舞台呈现上,团队淡化原著人物形象,巧用“豆袋沙发”推动剧情,同时通过动作设计幻化出“云”“孤舟”“灯影”“月亮”等中式古典意象,实现审美与表达的“贯通古今”。

自2024年11月起,上海原创舞蹈作品《借东风》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板块,精彩绽放。随后,2025年4月,作品成功入选中国舞协“两新人才”行列,5月受邀参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再次引起广泛关注。紧接着,5月受邀参演澳门艺术节,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今,作品再度启程,今年登陆爱丁堡艺术节,亮相“聚焦中国”项目,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念付诸实践。通过独特而创新的舞蹈语汇,在世界舞台上,讲述着属于我们的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9-17 14:41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