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携手北京京剧院共同打造的新版历史京剧《颜真卿》正式上演。这部作品不仅深入挖掘了人们对颜真卿作为“书坛巨匠”的印象,更别具一格地描绘了他中晚年那段充满传奇色彩、显现出其坚强品格的生命故事。
颜真卿,一位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书法家,更是一位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民族脊梁。在安史之乱这一动荡岁月,他毅然拿起武器,奋起抗争,与河北十七郡的豪杰歃血结盟,以誓死平叛的决心,守护着家国的安宁。而在李希烈叛乱之时,即便年过古稀,他依然孤胆深入敌后,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以精湛的艺术手法,通过“歃血”、“兵援”、“遭陷”、“祭侄”、“受命”、“就义”等九个跌宕起伏的场次,逐步揭示了颜真卿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精神特质。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以笔做锋矛”的书法家,墨迹中蕴含着浓厚的文人风骨;作为“以身化长剑”的军事家,他在沙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铁血胆识;而作为为国为民的政治家,他在朝堂内外始终坚守着初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楷模。
演出现场,开篇的“歃血”一场戏先声夺人。安史之乱爆发,山河危如累卵,颜真卿(张建峰饰)身着铠甲而来,手持钢刀,目光如炬。饶阳太守之女王倩儿(窦晓璇饰)身着孝服,手捧半幅染血战袍奔至台前,哭诉父亲战死沙场的噩耗,河北十七郡郡守无不为之悲恸。颜真卿当即在战袍上挥毫题诗:“风云识劲节,血火铸忠魂。天地英雄气,浩然万古存。”随后,他率众人歃血盟天,浩荡胸襟博得一片喝彩。
“祭侄”一幕更是把剧情推向高潮。颜真卿遭小人构陷外贬十年,与韦夫人(翟墨饰)已心生归隐之意,此时,兄长颜杲卿、侄儿颜季明的几捧遗骨被寻回——颜杲卿与少子颜季明因安史之乱悲壮殉国,颜氏一门三十余口被害。全场灯光骤暗,唯有一束追光聚焦在颜真卿身上,他悲愤交加,挥笔写下《祭侄文稿》,伴着舞台上一片宛若鲜血的猩红色,颜真卿笔走龙蛇,“天下第二行书”的苍劲变得具象可见。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中,观众们目不转睛地见证了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中,主人公颜真卿从“兵援博清”时期,夫妻二人以白绫明志的决绝态度,到“遭谗被贬”时面对奸佞的诬陷所展现出的刚直不阿;从“受命出使”时单刀赴会,晓谕叛将的无畏气概,到“就义”时身陷烈火,从容赴死的壮烈场面。这部作品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超越书法家的立体人物形象,更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颜真卿的英勇、尊贵、智慧和仁爱。正如导演李卓群所说:“颜真卿是一位勇者、尊者、智者、仁者,我们希望通过舞台,让观众理解他的初心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