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世界第一跨径花江峡谷大桥通车,中国智慧锻造“轻装承重”奇迹

发布时间:2025-09-29 06:32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2025年9月28日,花江峡谷大桥宣告全线贯通。这座被誉为“横跨天际、竖立巅峰”的全球之最的超大型桥梁,将扮演连接贵州六枝与安龙的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节点角色。

花江峡谷大桥位于独特的地理区域,其建设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难题。在应对技术难关时,工程团队勇于突破,成功为大桥打造了轻盈的“肩部”和稳固的“底部”。

大桥上青绿色的主缆就像两根坚实的扁担,牢牢地承托着桥面上的荷载。如果说主缆相当于扁担,那么桥两侧桥头的主塔就像是扛着扁担的肩膀。为了给“肩膀”减负,专门特别制作了索鞍,它就像在双肩之上盖上了一层海绵垫,起到缓冲的作用。

桥的跨径越大,索鞍承压就越大。传统铸造工艺制作的索鞍强度有限,且单件重量突破百吨,难以承受花江峡谷大桥1420米超级跨径带来巨大压力。工程团队打破常规,改用锻焊工艺制作索鞍,对钢坯实施数万次精锻,如同揉面般使金属结构极致密实,同等承压效果下,新的工艺方案所需用钢量也大幅减少。经检测,这种新工艺在使鞍体最大单件减重至41.3吨的同时,抗压强度反升44%,真正实现“轻装承重”。

花江峡谷大桥单个锚碇的混凝土浇筑量就达16万立方米。但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材料短缺、运输难度大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浇筑所必须用到的粉煤灰严重紧缺,施工进度一度停滞。面临着工期的压力,工程团队在堆积如山的工程废料中发现了转机,路基挖出的白云岩碎石,经过超细研磨后的石粉,被验证可作为粉煤灰的完美替代,在特定配比下甚至能达到更好的浇筑效果。

勇敢的探索与持续的实践,最终引发了“就地取材”的材质革新,新方案与旧方案相比,材料成本降低了约500万元,实现了将“废材”变宝的奇迹。

从“肩部”至“足跟”,不断实现创新性的突破,该世界级的高架桥梁再次向全球桥梁建设领域展示了“中国智慧”的卓越贡献。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9-29 06:32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