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在北京成功呈现了两部经典之作,圆满画上了句点。正值2024年至2025年的“中俄文化年”之际,截至11月9日,马林斯基剧院和艾夫曼芭蕾舞团这两支极具代表性的俄罗斯艺术团队,将在国家大剧院继续献上6场精彩演出。通过交响乐、歌剧、芭蕾等多元艺术形式的碰撞,将两国的文化交流与舞台上的情感纽带展现得淋漓尽致。
继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之后,备受瞩目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也将由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亲自执棒,再次踏上北京的舞台。10月21日,这个值得期待的日子,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与我国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携手同台,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音乐的盛宴。 在此次音乐会中,上半场将呈现钢琴家罗维与乐团合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这部作品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灵感,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民族精神融入音乐之中。而下半场,将迎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这部作品以列宁格勒在二战期间的顽强抵抗为背景,展现了人类在逆境中不屈的尊严与生命力。 这两部作品虽然分别诞生于中国和俄罗斯,但它们都以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歌颂了民族精神,共同传递了人类在逆境中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音乐盛宴,感受这两部宏伟篇章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10月22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唱团将呈现普罗科菲耶夫《第三交响曲》与马勒《第三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以新颖的和声语言、复杂的节奏与强烈的戏剧性著称;“马勒三”则用六个乐章构建了从自然到哲思的宏大篇幅,捷杰耶夫对两部“第三”交响曲的架构和诠释将成为一大看点。10月23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唱团继续登台,他们携手马林斯基剧院歌唱家,联袂北京爱乐合唱团,以音乐会版形式呈现柴可夫斯基歌剧《黑桃皇后》。1890年,《黑桃皇后》在马林斯基剧院完成世界首演,历经百余年,马林斯基剧院演出的版本仍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
将于10月25日至26日登台北京艺术中心的国家大剧院制作威尔第歌剧《奥赛罗》,将由捷杰耶夫挥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现场演奏。这一版《奥赛罗》由著名意大利歌剧导演强卡洛·德·莫纳科执导,强卡洛继承父亲、传奇男高音马里奥·德·莫纳科的艺术血脉,在宏大场景中细腻展现奥赛罗、亚戈等人物复杂的性格转变。演出阵容方面,亚美尼亚功勋艺术家霍万涅斯·艾瓦江饰演奥赛罗,俄罗斯功勋艺术家阿尔宾娜·沙吉穆拉托娃、获得多项国际声乐大奖的伊琳娜·丘里洛娃共同饰演苔丝黛蒙娜,饰演反派亚戈的阿伦巴特尔·钢巴特尔是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金奖得主,并刚刚斩获2025年俄罗斯“歌剧之神”奖。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金郑建、关致京、扣京以及歌唱家王璟、梅杰、陈健等也将饰演重要角色,展现中国歌剧力量的国际水准。
重新塑造俄罗斯芭蕾当代风貌的艾夫曼芭蕾舞团,即将接续马林斯基剧院的辉煌,继续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11月6日至9日,舞团将亮相北京艺术中心,为观众带来经典名作《安娜·卡列尼娜》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精彩演绎。编舞大师鲍里斯·艾夫曼所创立的“心理芭蕾”流派,将舞者转化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媒介。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艾夫曼以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上的诗歌盛宴。他摒弃了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的所有故事副线,将焦点聚焦于安娜、卡列宁和沃伦斯基的爱情纠葛,通过舞蹈语言描绘了安娜·卡列尼娜的重生。而《卡拉马佐夫兄弟》则标志着“心理芭蕾”艺术的又一次深化与超越。艾夫曼以其锐利的视角,聚焦于角色间的灵魂争斗与哲学思考,将信仰的沦丧、理性的挣扎与欲望的奔涌,转化为一场震撼人心的舞台盛宴。舞者们用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将这场关于灵魂的激战,完美地转化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台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