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武安电影街区项目的打造标志着对“电影驱动城市更新与治理”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将电影元素深度融入城市的精细化改造中,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避免大规模拆除与重建。
在街区中占据显著位置的标志性建筑——上影演员剧团外墙,经过精心改造,已变身为一座电影艺术家肖像浮雕长廊,并隆重揭幕。长廊中,秦怡、白杨等7位享誉一时的电影艺术家们的肖像浮雕一一呈现,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驻足欣赏,沉浸在艺术与光影的交融之中。与此同时,位于复兴西路与永福路口的电影时光主题花园也焕然一新,摆满了各种电影道具和街区特色标识,成为市民们的新打卡热点。此外,周璇旧居、张乐平故居等12个历史点位在经过细微的更新后,巧妙地将电影元素融入街区的每一个角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电影文化在居民的生活中悄然绽放。
为不断丰富电影街区文化内容,提升街区电影文化浓度,演员潘虹、周野芒、佟瑞欣等受邀成为首批“电影街区星推官”。佟瑞欣表示,电影街区焕新不仅是对老艺术家精神的传承,更促进了电影文化在街区内与市民公众的交流,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的一位老先生激动地写了一封给自己的信,用邮戳来纪念演员剧团浮雕长廊落成这一特殊时刻。
星推官米莲娜将繁华的武安街区与她成长的法国巴黎街区以及全球的电影街区做比较,最大的共同点是都拥有“电影感”的风貌与气质,她特别期待街区能带来更丰富的社交消费体验。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刘海波教授也是首批星推官之一,他觉得电影之城的定位和建设为上海电影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今天通过电影街区的打造让这一IP更具象、生动、立体,相信这一切都将不断擦亮上海电影的金字招牌。
在繁华的电影街区,电影与街区之间形成了双向互动的美好景象。街区不仅为电影作品提供了影院之外的展示平台,更以其独特的光影艺术为整个街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随着电影街区的正式亮相,一个全新的“电影街区共治委员会”在湖南街道应运而生。该委员会由105家成员单位组成,旨在搭建起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桥梁,推动文化与旅游、商业、体育展览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从而全面提升街区的消费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据悉,在区域内,近200家新消费企业将围绕电影主题展开积极探索,积极开拓多样化的新型消费场景。这些企业将致力于打造“电影+书店”、“电影+餐饮”、“电影+演出”、“电影+展览”、“电影+体育”等创新消费业态,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还将推出4条独具特色的电影主题打卡路线,进一步推广电影IP的影响力,并推动电影与文创、潮玩、娱乐等领域的跨界合作与联名,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