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构建生育友好社会,重视母婴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甘肃省妇幼保健体系紧扣甘肃健康“十大工程30项行动”的目标,与省残联、民政厅等部门携手,实施万人减残降残项目,设立联合评估小组,共同推进各项任务的执行。

兰州市全面执行了提升妇幼健康水平的项目和减少残疾人数的计划。通过强化对重症孕产妇救治系统的评估、提高产科和儿科专业人员的技能等综合举措,持续加强母婴安全防护网络,有效促进了妇女和儿童健康状况的稳步提升。

作为甘肃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甘肃省营养学会营养科研示范基地,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承担着全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儿童健康管理业务指导、技术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市属中小学体检等工作。特别是自2010年起,医院开展高危儿早期发展干预技术后,逐步培养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在高危儿管理及康复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去年年底,兰州市托育机构婴幼儿养育照护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市妇幼保健院举办,为全市妇幼保健机构和从事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工作的保育人员,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建立起儿保和托育互动通道。

“我们连续多年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针对全市托育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专项培训,进一步强化婴幼儿养育照护‘医育结合’理念,发挥出提升管理水平和锻造专业队伍的积极作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主任张永花说。

全省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妇幼健康工作走深走实。

甘肃省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和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为0—6岁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体格检查和视力检查等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儿童健康系统管理,改善儿童健康服务质量。目前,3岁以下儿童健康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均保持在95%以上。推进“健康从娃娃抓起”行动,加强婴幼儿营养喂养和儿童早期发展服务,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4.56%。

全省范围内各地持续优化出生缺陷的筛查、诊疗、康复服务系统,加强婚前、孕前以及产前检查、筛查和诊断,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严格把控婚前、孕前、孕期和新生儿四个关键阶段,全力推进出生缺陷的综合性防治工作,从而提升新生儿的人口素质。

“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大事。苯丙酮尿症作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代谢病,患者需终身依赖不含或低苯丙氨酸成分的食品来控制病情。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2024年,我省在医疗救治和医保报销政策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具体措施包括:将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采购纳入甘肃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平台,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所需药品和食品。此外,我省还积极争取社会组织支持,为患有多种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结构畸形、功能性出生缺陷等疾病的患儿申请救助补助资金,从而有效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多关爱与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