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睢宁落子舞,作为苏北徐州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源自现今徐州东部睢宁县的古下邳地区。

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的广袤田野与热闹的节庆广场上,一种历经数百年的民间舞蹈正以它独特的刚柔并济之美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便是被誉为“苏北文化活化石”的睢宁落子舞。自明朝抗倭名将汤克宽的庆功盛典以来,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不仅见证了睢宁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2007年,睢宁落子舞被正式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江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落子”又称“莲花落”、“莲花乐”,在睢宁扎根形成,是由明代下邳汤姓艺人继承汉代乐舞的形式,将三国时期的武艺动作和宋代莲花落子等元素巧妙地融于一体,创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汤家落子”,距今已有44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汤家落子”多以自娱自乐或活跃节日气氛为主,并依靠“香火会”的形式不断传承发展;贫困年代则是求存谋生的乞讨工具;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便形成了今日睢宁落子舞。

从田间地头到艺术殿堂。建国后,睢宁落子舞经历了从民间到专业的华丽转身。1957年,《落子舞》进京参加全国汇演,此后数十年间,《九人落子舞》《儿童花伞落子》等创新作品屡获殊荣,其中《花伞落子》更被文化部选为全国推广剧目,录像带发行至海外,成为睢宁文化的亮丽名片。

这种融合了武术精髓与民间智慧的舞蹈,在世代传承中逐渐形成“文落子”与“武落子”两大流派:文落子也叫小架落子,舞蹈动作幅度小,表演文雅、细腻。武落子,也叫大架落子,舞蹈动作幅度大,表演热烈、奔放、粗犷.两种不同风格的落子舞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均以庆贺丰收成果、渴求国泰民安、憧憬幸福美好未来为主题,反映了先民们健康、快乐的人生观。解放后一直活跃在省、市舞台上的获奖节目有《大落子》、《闹洞房》、《庆丰收》、《激情落子》等,实际上也融合了两种流派的艺术风格。。

近年来,睢宁落子舞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2023年,徐州文化馆编排的《激情落子》在江苏省优秀民间舞蹈展演中大放异彩,将现代舞台艺术与传统元素巧妙融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睢宁落子舞登上云河广场的“非遗正青春”专场,年轻舞者以虎跳、小翻等高难度动作点燃全场,展现出古老艺术的青春活力。

非遗传承的睢宁实践:为守护这份文化遗产,睢宁县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传承、社会参与”的保护体系。在校园里,落子舞已成为特色课程。睢宁县多所中小学开设非遗课堂,学生们通过学习跑跳步、搓跳步等基础动作,在律动中领略家乡文化,让落子舞从“博物馆里的展品”变为“孩子们脚下的活力”。

如今的睢宁落子舞,不仅是节庆民俗的主角,更成为文旅融合的纽带。每逢节日期间,落子舞与舞龙、旱船等非遗项目组成“民俗大观园”,走进社区、景区,续写睢宁大地上新的传奇。

睢宁落子舞以其独特的舞蹈表现风格,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舞姿造型美轮美奂,动作幅度之大,节奏感之强烈,表现力之明快,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这场舞蹈盛宴中,观众既能欣赏到类似武术的高难度动作,如虎跳翻身、单双扫腿、打螃蟹、劈叉等,也能领略到寒鸦凫水、鹞子翻身、凤凰夺窝、白鹤亮翅等曲线优美、韵味浓厚的形象化动作。 男演员在舞蹈中展现出粗犷勇猛、机智强悍的形象,而女演员则以其妩媚多姿、娇柔轻盈的风采,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他们既充满了浓厚的青春活力与阳刚之气,又完美地展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追溯这一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从明朝古邳的庆功锣鼓,到今日云河广场的炫彩舞台,睢宁落子舞始终以生动活泼的姿态,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在这片睢宁大地上,千年非遗文化正以旺盛的生命力,续写着一个个新的传奇故事,让睢宁落子舞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永远绽放在历史的长河中。

发布时间:2025-07-17 11:5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