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巧妙地将文物及地方特色融入展览、饮品、烘焙及文化创意等多元业务中。这里,文物和历史以独特创意和视角呈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正是由甘肃省博物馆东方密语文创团队精心打造的一体化文化场所。

这支主要由“90后”青年组成的文创团队,凭借十载辛勤耕耘,成功地将甘肃深藏的“文化密码”转化为千余件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他们不仅让沉睡的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更以创新的文化思维,将中华文化的优秀精髓巧妙融入亲民的设计之中,重新塑造了甘肃“从厚重历史到年轻活力”的文旅形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吸引了众多年轻一代走进博物馆,感受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传承。

“甘肃是文化资源的‘富矿’,但过去许多文物只是静静躺在展柜里,我们想用年轻人的方式,让它们开口说话。”团队负责人崔又心说道。2015年,甘肃省博物馆启动文创开发计划,以“东方密语”为名,开启了一场文化解码行动。

团队名称中的“密语”,寓意着对甘肃文明的深度挖掘。“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壁画、马家窑彩陶、汉代简牍,以及奔流不息的黄河文明,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密语’。我们要做的,就是破译这些符号,让它们融入现代生活。”崔又心解释道。

在众多的文创产品中,国宝文物铜奔马始终都是最受欢迎的大爆款和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仅冰箱贴,以此为原型设计了数十款。“最初,我们为了让平面款不那么单调,在上面加入了黄河浪纹的设计,随后陆续推出了带有邮票、如意纹饰为背景的款式。近年来,为了让铜奔马冰箱贴更具创意性,我们把铜奔马的冰箱贴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的改变,在立体复原款中,有积木拼搭款,还有最新推出的仿真复原款。”甘肃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师吴晓宇介绍道。“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文物,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仅颜色就调试了四五版,就连铜奔马上面的锈迹,也做了还原,就是想要极致地逼真。”

“从甘肃麻辣烫火起来以后,我们设计团队的灵感好像又被激活了一次。大家一致认为这波热度要抓住,要让家乡的土特产走得更远。”创意诞生不仅是灵光一现,更是日积月累的沉淀。

“一件文创产品从在设计师的手中进行研发,到被消费者带回家,这中间要经过产品线规划、立意、设计、开模打样、批量生产、质检、包装、仓储物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搭建与运营等诸多环节,是一套紧密而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流程。”崔又心回忆着那段文创设计团队创作的日子。设计团队内部票选而出的爱吃的麻辣烫菜品,再从颜色、形状等设计角度出发,最终确定了现在麻辣烫的菜品,甚至在捆绑的绳子、辣度的选择等细节上都包含着设计巧思。

从“麻辣烫”的普及,到百合、白兰瓜、樱桃等特色“土特产”纷纷亮相,甘肃的“土特产”系列文创产品迅速走红,热度不断攀升。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在北京、深圳、苏州、长沙等城市设立了线下快闪店,更是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这些既迎合现代审美潮流,又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和身在异乡的兰州游子,能够通过亲切有趣的方式,迅速了解甘肃省博物馆以及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不断突破界限,再创辉煌,东方密语文创团队始终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创意活力。谈及未来发展的规划,团队成员崔又心透露:“在文创领域,我们的目光不仅局限于文物本身。兰州的太平鼓、皮影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山桥、白塔山等城市地标,都将成为我们激发创意的新动力。我们将进一步融合科技元素,赋予文化更多的表现力和活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