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网络上有观点提出,补充钾元素有助于消除水肿。同时,有人认为人体若缺钾,可能会出现乏力等症状,如早晨醒来感到疲惫、困乏,面部浮肿,这时便需要适当增加钾的摄入。然而,盲目过量补充钾后,有些人出现了手脚麻木、心跳不规律等不适现象。

疲劳和浮肿是否与钾缺乏有关?补充钾质是否有助于消除水肿?一般人群是否需要特别补充钾?如果确实存在钾缺乏,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1    钾有多重要?身体“四大系统”全靠它!

首先,补钾可以消水肿吗?

答案是不一定。如果水肿确实是因为缺钾造成的,那么补钾是可以消水肿的。但如果是其他原因(如心肺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造成的水肿,补钾是无效的。至于早起的浮肿,补钾没有利尿作用,因此也就没有消浮肿的作用。

虽然钾不一定能消水肿,但钾是我们人体体内含量第三的矿物质,它在人体内负责多项工作:

1.管心跳:稳定“电信号”

心脏像台“精密发电机”,钾离子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钾缺乏时,心肌兴奋性增高;钾过高时又使心肌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受抑制,两者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2.管肌肉:防止“肌无力”

钾离子控制肌肉收缩——从腿肚子到呼吸肌,都需要钾。钾离子可激活肌肉纤维收缩,引起突触释放神经递质。血钾降低时,细胞膜极化过度,应激性降低,发生松弛性瘫痪。而血钾过高时,膜电位降低,细胞不能复极化而应激性丧失,其结果也可发生肌肉麻痹。

3.管血压:平衡“钠钾泵”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补钾对高血压及血压正常者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且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较正常人强。原因是因为钾可以促进尿钠排出,并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及交感神经系统,改善周围血管阻力有关。

4.管代谢:“辅助营养和能量工厂”

钾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时参与血糖和蛋白质代谢。

葡萄糖和氨基酸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质时,须适量钾离子的参与。体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过程中也需要一定量的钾,如果钾缺乏,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将受到影响。缺钾时,糖代谢、蛋白质合成受阻,能量工厂也产能不足,人就会感到疲劳、困倦没精神。

2    缺钾会怎么样?会导致水肿吗?

缺钾时的确可能出现水肿的情况。因为钾是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的重要电解质。缺钾时,身体会代偿性地增加钠的重吸收,而钠会“锁住”水分,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可能引起水肿。

除了水肿,缺钾还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肌肉无力

肌肉痉挛或抽筋,其中肌肉无力是最早期的症状。

2.疲劳

缺钾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疲劳和虚弱,出现精力、体力下降。

3.心律失常

出现心悸、心跳不规律,甚至头晕眼花。

4.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

食欲不振、恶心、厌食等。

另外,烦躁不安、思绪混乱、意识模糊等症状,也会随着缺钾而出现。

我们需要多少钾?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健康人钾的适宜摄入量为2000毫克/天,如果要预防慢性病,建议摄入3600毫克/天。

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是以非传染性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脑中风、心肌梗塞以及某些癌症等的一级预防为目标,提出的必需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也就是说为了预防这些慢性病的发生,钾的摄入量应该达到3600毫克/天。

随着饮食模式的变化,特别是在过去二十至三十年间,我国民众在膳食中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逐渐减少,目前来看,我国居民钾元素的摄入量仍显不足。

近期,我国居民钾元素的日均摄入量分别为1827.9毫克和1547.2毫克,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居民在钾元素摄入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根据2015年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我国成年人的钾摄入量普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低摄入量标准,具体而言,这一摄入量仅达到世卫组织推荐下限的50%。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平均的24小时尿钾排泄量为1534毫克,其中男性为1468毫克,女性则为1614毫克。这一数据揭示了我国在钾元素摄入方面的现状,需要引起广泛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