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位,通常在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当太阳的视黄经达到105°时到来。在炎炎夏日,我们更应重视对自身健康的呵护。

小暑,这一时节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中旬,具体时间从7月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22日结束。这一时期标志着暑热的开始,虽然小暑并非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但它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暑,即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形象地描绘了这两个时节的炎热程度。 在小暑期间,民间正值繁忙时节。人们不仅要种植蔬菜,为冬季储备食物,还要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炎热的气候使得人们出汗增多,消耗加大,再加上辛勤的劳作,因此,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在忙碌着,既要应对高温天气,又要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注重养生,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中医养生理念中,强调一个“平”字,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过激行为。例如,过度的喜悦会损伤心脏,导致心跳不规律、精神动荡、注意力分散,甚至可能引发精神失常。心脏作为五脏六腑的君主,所有生命活动的体现都集中反映在五脏的功能上,而这一切都由心脏主宰。中医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说法,表明心脏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是心脏所表达的志向,这种喜应该是适度、舒缓的,用以缓解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平和。因此,夏季养生尤其注重“心静”,因为心静自然就能感到凉爽。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