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兰州
分享

金城关黄河文化街区坐落在城关区北滨河中路,这里巧妙地融合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兰州独有的风情以及现代城市的活力。它无疑是游客们感受这座古城独特魅力的绝佳之地。当一行人途径金城关大舞台时,导游邹友亮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每当夜幕降临,这里便会上演精彩纷呈的演出,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随后,他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了兰州桥梁博物馆,准备一探这座城市的桥梁文化。

兰州,这座独特的城市,不仅是我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更是当之无愧的“桥城”。邹友亮指着展陈资料,向林杰海详细介绍了这一地理奇观。在博物馆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黄河第一座桥——中山桥的历史变迁,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与变迁。这座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铁桥,自建成以来,已经横跨黄河百年之久,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故事。

林杰海感慨道:“中山桥我常去,没想到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古老的桥梁此刻连接的不只是黄河两岸,更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随后,他们步入秦腔博物馆,粗犷豪放的唱腔瞬间吸引了他们。“这是我爷爷奶奶最爱听的秦腔。”邹友亮介绍。林杰海初听后直言“听不懂”,但随即补充:“感觉很有力量。”

在二楼的戏服展间,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秦腔戏服和道具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这些衣服太有特色了,都是唱秦腔的时候穿的吗?”林杰海问。“是的,还有这些道具。”邹友亮肯定地回答,并进一步讲解,秦腔是国家级非遗,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他分享了自己的观察,表示虽然他们作为年轻人可能听不懂,但他的爷爷奶奶每天都要放着听,有时候听到动情处,还会落泪呢!

这生动的一幕,让源自古老土地的戏曲艺术,在年轻一代的叙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次行程的下一站是非遗陈列馆。这里集中展示了如刻葫芦、剪纸等富有兰州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刻葫芦引起了林杰海的好奇:“葫芦上不仅能刻字,还能作画,太神奇了!”邹友亮向他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葫芦所承载的美好寓意——“福禄”,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朴素向往。

“这个葫芦上刻的就是中山桥,我认出来了!”林杰海惊喜地发现了葫芦上刻着自己熟悉的图案,“原来刻葫芦也能讲述兰州的故事。”

现场,雕刻艺人用小刻刀和雕针,在葫芦表面一点点刻下创作的图样和纹饰,林杰海和邹友亮在一旁观摩并赞叹:“在小小的葫芦上能雕刻出这么精美的画,真是刀尖上的艺术!”观看各种刻葫芦展品,赞叹精致唯美的雕刻图案,他们领略了非遗刻葫芦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

作为独特的民间技艺,葫芦雕刻技艺在黄河沿岸已流传千余年,在2006年,兰州刻葫芦被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匠人们在一刀一刻之间,进行的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与漫长时光的深情对话。

“这就是‘刮碗子’,这是兰州的特色三炮台,怎么样?”在中山桥旁一处临河的茶摊子,邹友亮将盖碗茶推向林杰海。林杰海端起盖碗,轻轻拨开盖子,喝了一口浸泡着茶叶、冰糖、桂圆、枸杞、红枣的香茗,由衷赞叹:“香!”

这一口醇香,不仅打开了味蕾,也开启了对话兰州历史与文化的大门。背靠巍巍白塔山,面朝滔滔黄河水,两位年轻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名称。“你知道兰州为什么叫金城吗?”邹友亮问。“金就是黄金的意思吗?”林杰海猜测。邹友亮解释道,关于“金城”得名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是,兰州地处要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城池的缔造者希望它“固若金汤,城池永固”,故而称之为“金城”。林杰海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在这场内容丰富的文化之旅中,留学生林杰海不仅对兰州的历史脉络、民俗风情和艺术瑰宝有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认识,更是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这次旅行并非只是一次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实践。它充分展现了兰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底蕴,以及“金城”之美在年轻一代心中的传承与发扬。

在金城关脚下,黄河文化正以它广博包容、开放的态度,热情地迎接来自各个方向的游客。

发布时间:2025-10-18 09:52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