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随着暑假的临近,露营活动愈发受到追捧,众多营地甚至提前一个月便被预订一空。据了解,北京市内拥有近200个露营旅游休闲场所,包括生态研学、乡村农耕、徒步探险等多种形式。尽管如此,这种休闲活动的热门程度背后,也凸显出了一系列安全风险问题。

本月起,北京市地方标准《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施行,为本市发展露营经济系上“安全带”。根据《规范》第4部分“选址与布局”中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在选择露营场地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同时也值得消费者借鉴:一是环境适宜。应选择环境良好,生态承载力强,符合北京市及各区帐篷露营地规划要求的空间区域;应选择旅游可进入性良好的区域,同时也应当保证周边休闲旅游资源丰富、场地开阔、坡度较缓。二是保护生态。应远离列入保护范围和有危害的野生动植物活动、生长区域。三是远离危险。应避开有毒有害、放射物等各类污染源,风电场、高压线、易燃易爆物储存场所等危险区;帐篷露营地所属区域雷电风险等级条件应符合相关要求。

此外,《规范》还规定,露营选址应有相对独立的区域,或对帐篷露营地区域进行封闭管理,规定露营地选址总体布局应当合理,功能分区符合经营和服务需求。同时,还应设置方便游客进出营地的交通设施,宜实现无线移动上网,帐篷露营地应在旅游者常用的电子地图上有标识,并应做好营业时间标注。帐篷露营地应设置醒目的标识系统,规定公共区域应实现24小时视频监控全覆盖等。

暑假期间正是露营的好时候,但也时值本市汛期,加之露营场地多为靠近河流、水库等近水区域,所以更易发生洪涝淹没危险。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审慎分析相关法规后,对露营地的选址规划提出了以下重要提示:根据《规范》的相关要求,经营者在进行露营地的选址规划时,必须遵循两大核心原则: 首先,是绿色原则。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九条的规定,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致力于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也明确指出,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因此,露营地的经营者在选择具体地址时,必须确保所选场地适宜进行露营活动,且不得对水源造成污染、破坏植被或损害土地等环境资源。 其次,是安全原则。根据《防洪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必须符合行洪和输水的要求。因此,露营地的选址应避免位于河道附近、水库下游、山体陡坡、悬崖下方等潜在危险区域。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经营者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特别是在汛期,要特别警惕水位的突然上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此外,法官还提醒,除了经营者需对露营地的选址持有审慎和适宜的态度外,广大消费者也应遵守露营地的相关规定,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在使用露营装备设施时,应规范操作,避免危险行为。一旦遇到困难,消费者应首先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