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最近,据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消息,上海市正在进行全市湿地空间规划的研究工作,并计划首先推出大约20个湿地空间营造的试点项目。

上海拥有极为丰富的湿地资源。经过一年深入细致的地毯式调研普查,上海市已成功识别出湿地空间面积约为6335平方公里。在这些湿地中,滨海湿地占据了约65%的比例,郊野湿地占据了约32%,而城镇湿地则占据了约3%。市规划资源局用途实施处的负责人在介绍这一情况时表示,从空间形态特征来看,超过六成的湿地属于河口近海湿地,如南汇东滩、崇明东滩、九段沙等地;其余的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湖泊湿地(如淀山湖)、河流湿地以及众多小微湿地等。这些湿地不仅为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

上海正在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进一步研究关注城市中、郊野里、宅前屋后的小微湿地空间网络和节点营造,从而打造既引领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又符合超大城市市民休闲游憩需求的湿地空间体系。

上海提出“分类营造”的思路。在城镇湿地,鼓励种植适宜生长的本土植物,营造具有生物多样性、雨洪调蓄等功能的小微湿地生境。在郊野湿地,进行河湖上游水环境治理。在河流湿地,在非通航河道保留河道自然曲率,依托河湾、河漫滩等空间开展湿地化改造。在田头湿地,因地制宜利用零星用地,营造生态沟渠、缓冲塘等湿地系统,发挥农业面源污染滞留与净化功能。在林涧湿地,实现土方综合利用、湿地调蓄、生物多样性维护、林下空间综合利用等多重目标。同时,推进滨海湿地“生态堤”岸带建设。

预计在6月底之前,上海市将正式发布《上海市湿地空间规划指南》。该指南旨在引领首批约20个湿地空间营造试点项目,以推动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规划展望至2027年,将全面推动各类湿地空间示范试点的建设。到2030年,我们将依据一张统一的蓝图,基本构建起完整的湿地空间格局,届时将推出一系列蓝绿交织、水体清澈、生物多样性丰富、充满湿地气息的示范项目。最终,到2035年,上海市将全面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为市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5-05-14 18:0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