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成功突破5000万标准箱大关,并且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展望未来,上海港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尤其是洋山深水港。在洋山深水港的小洋山北作业区,日均近百艘施工船舶在此集结,全力推进建设进度。上个月,西1区的陆域形成工程已全面竣工,标志着该区域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而本月,西1区的码头建设也正式开工,为上海港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沪浙两地携手共建的小洋山北作业区,被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的102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作为上海港的第三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该作业区将迎来7个7万吨级和15个2万吨级泊位的新建,并配套建设一系列相关设施。码头岸线总长达6100米,其设计年通过能力高达1160万标准箱,展现了我国港口建设的雄心与实力。
小洋山北作业区的功能定位明确,旨在打造成为集江海联运、沿海支线和近洋航线于一体的集装箱码头作业区。一旦建成,它将与洋山南侧港区形成优势互补的“组合港”,从而充分发挥洋山港的整体运力,进一步巩固上海港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领域的领先地位。对此,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吴庆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投资额、码头岸线等方面看,小洋山北作业区的体量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型水运工程。”在参加过外高桥港区、洋山四期、罗泾港区等多个项目建设的“老法师”吴庆飞看来,小洋山北作业区工程将实现多方面突破。
从规模看,小洋山北作业区面积超过南侧洋山一期至三期总和,在外海孤岛施工直面寒潮和东北风天气,冬季每个月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有效施工时间。该项目8个水工标段同步开工,作业面范围狭小,而现场参与施工的船只最高峰时达到300多艘,此外,承载着上海天然气总量超60%的洋山港入沪LNG管道横穿作业区。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专门成立船舶调度中心,研究制定桶式基础结构建设标准、疏浚土替代传统砂石料吹填造陆、工程结构动态监测等一系列技术方案。
在港口建设领域,工作船码头与防波堤工程中引入的“大圆桶”新型工艺,标志着桶式基础结构在外海码头和驳岸结构中的应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成为项目施工快速推进的核心技术。据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经理倪立土透露,这种大圆桶相较于传统的地基抛石工艺,能够显著减少对海域面积的占用。此外,桶式基础结构中还巧妙地融入了人工鱼礁的设计,这一举措有效地维护了海底生物的生存环境。 为了成功吊装这些高达20多米、重量达数千吨的大圆桶,建设团队特地成立了专项课题组。在项目启动初期,课题组在国家级的实验室中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以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团队根据水文条件和潮汐规律,不断对安装工艺进行优化调整。 倪立土副经理强调:“‘大圆桶’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不仅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科技成果,而且验证了在恶劣作业条件下安装新型桶式基础结构的可行性。这一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为我国港口建设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除了闻名遐迩的“大圆桶”,小洋山北作业区还创造了另一项环保佳绩——我国首个“变废为宝”的海洋生态区。在过去,港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疏浚土,通常需要经过转载,再运往专门的抛泥区进行处理。然而,建设团队并未止步于此,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多次实验,成功地将这些疏浚土就地转化为资源,替代了传统的砂石料,用于吹填造陆。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减少了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还为港区的生态湿地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材料,实现了环保与发展的双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从"人造太阳"到"工业红娘":上海八大科技赋能者重塑全球产业版图2025-05-21
- "量子城市"上海实践:曹杨2平方公里全域建模背后的治理革命2025-05-21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首日:沪漂情侣终结9年返乡办证史2025-05-21
- 7万株薰衣草绽放:上海最大紫色花海下周迎最佳观赏期2025-05-21
- 五一北京口岸迎出入境高峰!31万人次“激流”通关 首都机场日均4.5万2025-05-18
- 2025年启动文明对话新矩阵 20+大展联动科技与历史2025-05-18
- 甘肃庆阳举办劳务招聘会 350展位+1.2万岗位促就业2025-05-18
- 甘肃中医药古籍“活起来”!2家单位+5部珍本入选 980册修复2025-05-18
- 国产重离子治疗装机量破3台 兰州泰基设备“定向爆破”精准歼灭肿瘤2025-05-18
- 甘肃文旅“鸣沙踏歌”上线!敦煌飞天、九色鹿“入游” 激活年轻群体“虚实游”新场景2025-05-18
- 甘肃“飞天英才”计划再扩容!50名中学生拜师12位顶尖导师2025-05-18
- 甘肃“飞天英才”计划再启航!50名中学生拜入中科院等顶尖机构2025-05-18
- 甘肃科技“豪掷”2175万!科技功臣奖100万重磅出炉 冯起院士领衔2025-05-18
- 从3个实践基地到6个工作站:兰州新区如何实现高层次科研平台'三级跳'2025-05-18
- 五一邮轮“井喷”!旅客量半年翻倍 免费通行末班车需防“三时段”拥堵2025-05-16
- “潮汐式”拥堵曝光!五一高速日均6200万辆车流 首尾时段压力最大2025-05-16
- “红柳花开”点燃硬核青春!兰理工主题团日:3D技术救遗址2025-05-16
- 思政教育“西迁”新解!兰州理工用红柳精神铸魂 课程思政覆盖100%专业2025-05-16
- 从“蜀道难”到“快车道”!川青铁路串起文旅明珠 黄龙九寨站日均客流量破万2025-05-16
- 北影节变身“青年导演孵化器”:8部新人佳作获头部影企加持2025-05-16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从反复咳嗽到手术取物 医生提醒
- 打造安心未来,前海人寿科普终身
- 电视剧《北上》开播 展现运河文
- 岷县社火巡演:千年非遗焕新 演
- 近期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
- 甘肃民勤:志愿者义务植树压沙
- 兰州新区举办2025春风行动人才交
- 清水县打造"享老"新样本:构建
- 非遗传承人毕六福:坚守96道工序
- 中国企业联合会向社会发布“中国
- 调查显示:高校博物馆受大学生青
- 桑葚酒是是水果酒之中的极品 喝
- 甘肃中医药古籍“活起来”!2家
- 今年1至10月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