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春末夏初,正值季节交替,气候波动显著,成为疾病易发的时期。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体出汗增多,容易引发中暑;强烈的阳光可能导致晒伤;蚊虫增多,容易遭受叮咬;食物易变质,可能引发腹泻。在这个疾病高发的季节,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吧!

春末夏初重点预防五种疾病

一、出汗多了易中暑

气温升高,出汗多,容易中暑。要解暑降温,预防高温中暑,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夏天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佳。

外出时最好穿棉、麻类的浅色长袖衣服,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有些人喜欢脱光上衣做事,实际上不但不凉快,反而会因紫外线照射晒伤。夏天中暑常常是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的,应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以上的水,最好是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吃是人们夏季防暑的重要方法,多吃些西瓜等凉性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糖分,帮助降温。很多人喜欢喝水加冰块或者吃冰镇的食物,这就要讲究方法了。在吃冰镇食物时,最好先在口中含一会儿,既能帮助降温,也能让消化系统免受剧烈冲击。还可以先吃点姜,保护胃壁。平时要多喝温水,也可以喝乌梅汁生津,绿豆、薏仁有助消暑,可以多吃。

当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的迹象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寻找阴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休息。此外,适量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以补充体内流失的电解质。为了缓解不适,可以在额头和颞部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这些具有清凉作用的物品能帮助缓解中暑症状。同时,可以考虑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传统中药,以帮助身体恢复。若症状加重,出现血压降低或虚脱的情况,应立即平躺,并及时前往医院接受静脉滴注盐水治疗。对于重症中暑患者,除了迅速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外,还应立即送往医院,并采取综合性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