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医疗卫生事业的根基稳固,不仅关系到优质医疗资源能否有效下沉至基层,更关乎在突发疾病时救护车能否迅速抵达现场,以及偏远地区的群众能否平等地享受到医疗资源。这不仅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我国这个大国对亿万人民健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回应。基层医疗服务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已相对完善,目前拥有超过10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民众提供日常的预防、保健、康复和医疗服务。在基层一线,超过520万名医务人员默默奉献,为守护人民的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案勾勒出我国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时间表”——

到202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

到2030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壮大,设施设备条件和数智化水平显著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就近就便享有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如何实现上述阶段性目标?

方案要求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固定+流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巡回医疗在医疗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这意味着,即使是最偏远的村庄,也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如何让健康“守门人”更强?

为深化乡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硬举措”以保障乡村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我们将推进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的人才选拔机制,旨在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优秀医疗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同时,我们将持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确保每年有大约700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得到招生和培养,为农村地区提供稳定的医疗人才支持。 此外,我们将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提升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我们也鼓励那些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医务人员,通过多种灵活的方式,为基层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提供专业服务,从而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农村居民的就医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