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在2025年秋季学期刚开始之际,记者在多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众多学校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以及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元素融入教学,打造了一场充满科技气息的“开学首课”。

位于“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的杭州市余杭区瓶窑第二小学汲英校区,迎来了新的一年级新生。每位新生都收到了一张充满神秘色彩的“任务卡”。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踏入教学楼,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航空科普之旅。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到飞行器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还能在研学馆内深入学习航空航天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虚拟互动驾驶,他们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遨游在无垠的太空。在互动体验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科技的无限魅力,心中悄然种下了翱翔天际的梦想种子。

作为“全国航空特色学校”,杭州市余杭区瓶窑第二小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天目山实验室等展开合作。校长沈国梁介绍,跟专业技术的部门进行合作,开展科技相关的课程和航空研学,让孩子们能够尽早接触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立志长大成为科技人才。

在河南鹤壁,人工智能技术走进辅仁小学新学期课堂。AI科技与课堂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实践互动中感受知识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

辅仁小学人工智能社团教师张桐桐介绍,在这场科技感十足的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写下“我的科技梦想”,并由AI机器收集、封存,与AI机器人约定在未来共同开启。“今天我们把‘AI启新程 共筑强国梦’确立为‘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希望在新起点上激发孩子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热情。”张桐桐说。

在湖南常德,主题为“AI筑梦 科技护国”的科创活动在武陵区第一小学开展,学校精心设置了“火箭发射”“机械手臂”“空气大炮”等11个科技体验项目,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三年级学生郭浩说,通过动手操控模拟坦克移动,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以后我会多学编程,未来能参与更厉害的科技研发,为国家作贡献。”他说。

据悉,武陵区第一小学以“科技立校”为办学特色,精心开设了包括AI启蒙在内的23个科创类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广阔平台。该校信息科技主任黄爱琳表示,孩子们在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尽情感受科技的魅力,从而丰富他们的科技知识,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科技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麒麟小学,学生们在“开学第一课”中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机器狗进行了亲密接触。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学实验让科技氛围浓厚,让孩子们深刻体验到了现代科技的无限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