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我们不仅应重视“诊疗疾病”,更要着重于“预防疾病”、“疾病管理”以及“促进健康”。

在公共卫生领域,我们致力于强化对孕产妇、0至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系统连续服务。为此,我们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在多病共防、多病共管和医防融合方面的能力建设。此外,我们还着重加强精神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等方面的服务,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同时,我们正在积极探索,逐步扩大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的试点范围,以期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也将提速:强化县级中医医院重点科室建设,推动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到2030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中医馆并提升能力。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在熟悉、就近就便的环境中安享幸福晚年。

增加上门护理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强化医疗养老资源共享,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设施统筹规划、毗邻建设……一系列暖心举措引导专业优质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数智化技术正成为推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的新动力。通过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的互通共享,我们能够有效推进电子处方流转、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联互通,以及预防接种信息的跨地区共享。同时,我们正积极推广放射、心电、病理等医学影像和图形的智能辅助诊断应用,致力于探索医学人工智能在基层辅助诊疗领域的应用实践。这些举措不仅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提供了决策支持,也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强化医疗卫生基础,巩固的是基层医疗体系的基础,保障的是亿万民众的健康福祉——这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也是民众的深切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