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我国成功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疾病防控网络和医疗服务架构,2024年,我国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健康素养比率提高至31.9%。这一系列数据,共同描绘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显著进步。

“十四五”时期,我国卫生健康服务的能力水平、可及性、公平性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09万所,卫生人员达到1578万人,每千人口医疗资源差距逐步缩小,基层医疗服务占全国诊疗人次比例呈上升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五年来,国家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据悉,目前共设立13个类别、涵盖26个国家的医学中心,以及建设了125个国家级的区域医疗中心。自本年度起,全国范围内的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将推行医疗巡回服务,预期将实现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较为匮乏的县份。

此外,我国医疗服务模式正在不断进行创新,群众的就医体验也在持续得到优化。据雷海潮介绍,目前全国已有87%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出了预约诊疗服务,超过5500家医院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同时,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国已建成3756所互联网医院,2024年开展的诊疗人次达到了1.3亿,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