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对于热粥的喜爱也逐渐升温。尤其在早晨,当我们踏上通往工作岗位的路途时,不难发现街头巷尾的小摊位上,各式各样的粥品琳琅满目,诸如皮蛋瘦肉粥、番茄鸡蛋粥、蔬菜粥等。面对这丰富多样的粥品,是否可以随意搭配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喝粥并非随意之举,其中自有讲究。合理的搭配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有效补充所需的营养。反之,不当的搭配则可能适得其反,影响我们的健康。

1、如何喝粥可让营养更均衡?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拉肚子或感冒发烧等生病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吃,但是很想喝一碗粥,并且喝粥之后感觉人都精神多了,那么,是不是粥的营养就比较丰富了呢?是不是就可以代替其他的食品了呢?

营养专家指出,想摄入更多的营养,让营养更均衡,需要遵循一个配餐原则,即搭配食物的原则,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如动物配植物比单纯植物配植物好),食物种类搭配越多越好,同时食用的次数越多越好。而且粥是个“润滑油”,和什么东西都可以良好进行搭配,只要遵循营养全面平衡的原则,就可以熬出美味营养的粥。

2、哪些人喝粥要当心?

大家都有过类似的感受:清晨一碗粥作为上班或上学的早餐,起初两个小时内精力充沛,但到了大约十点钟,肚子便会发出咕咕的饥饿信号。

这并非是因为粥本身缺乏营养价值,实际上,粥因其促进消化和易于吸收的特性,能迅速提升人体血糖水平,使得人们在早餐后的前两个小时便能够感受到充沛的能量。然而,正是因为这种营养的快速吸收,血糖水平的上升速度也随之加快,进而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得也更快。大约两个小时后,人们便可能开始感到饥饿。因此,考虑到粥对血糖水平的显著影响,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饮用粥,以免血糖波动难以控制,造成不良后果。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