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近期,我国主导制定的全球性标准《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已正式对外公布。

测试场景构成了衡量自动驾驶系统功能与性能的关键基础,它是实现仿真测试和封闭场地测试等综合安全验证手段的核心组成部分。测试场景的丰富性、全面性和代表性直接关系到测试成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次推出的规范重点阐述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评估程序及实验技术,具体说明了如何评估测试场景的暴露率、复杂性和危险性等关键指标,同时提出了测试案例构建的通用方法和相关必备要素。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体现了自动驾驶测试验证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达成的重要共识,有助于形成从概念设计到建模与仿真、从场景库建设到实际测试场地搭建的整套场景应用框架,为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开发和试验评估提供了基础性标准,有效满足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评估和测试验证等迫切需求。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深度参与汽车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持续提升我国在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中的参与度、贡献度。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其涉及操作系统、物联网、城市基建、检测认证等相关产业发展,不仅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某种角度来说,自动驾驶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新能源汽车从上半场的电动化进入下半场的智能化,自动驾驶正渐行渐近。百人会车百智库研究院副院长黄建平认为,从技术演进看,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已迈向成熟阶段,无图化与人工智能正推动成本大幅下降;从市场逻辑看,当技术应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市场机制中形成正向循环,其价值将获得行业广泛认可。他预测,2025~2026年将成为自动驾驶产业爆发期。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龚进峰透露,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将在2025年全面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及网联化多场景应用的发展,并在2030年助力实现单车智能与网联赋能的全面协同。在此背景下,涉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多项国家强制和推荐标准将在未来两年内密集发布,以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行业预测,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超过40%,而到了2030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5-07-18 09:4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