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主任、资深主任医师刘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长期睡眠不足对心血管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他指出,与那些每晚睡眠7至8小时的人群相比,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群,其患上高血压的风险将增加约30%,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近50%,而脑卒中的风险则高达7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保证充足睡眠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熬夜后通过睡眠能否完全恢复体力?当心脏承受过重负担时,它又会通过哪些方式发出警示信号?

1    心脏发出的四大“求救信号”

刘健提醒,长期熬夜后若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

1.异常胸闷、胸痛

尤其在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需警惕心肌缺血的可能。

2.夜间呼吸困难

睡眠中突然憋醒、气促,需要坐起才能缓解,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3.莫名乏力伴心慌

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头晕,并伴有心率过快或过慢等异常情况。

4.下肢浮肿不退

双腿或脚踝水肿,按压后凹陷恢复缓慢,可能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有关。

刘健补充道,长期睡眠不足会从生理和行为两个层面影响心脏健康:不仅会导致血糖、血压异常,激活交感神经,引发炎症反应,还会影响人的饮食选择和运动习惯,这些都可能诱发心脏代谢疾病。

2    补觉能弥补熬夜的伤害吗?

刘健表示,补觉并不能完全抵消熬夜带来的伤害。

他解释道,人体的生理节律如同一台精密的时钟,熬夜不仅剥夺了睡眠时间,更扰乱了体内激素(如褪黑素、皮质醇)的分泌和代谢调节等多系统平衡。

夜间原本是血压和心率的“休息期”,而熬夜迫使心脏持续工作,这种消耗无法通过白天的补觉来修复。偶尔熬夜后补觉可缓解短暂疲劳,但长期熬夜对心脑血管及免疫系统造成的损害,单靠补觉是无法逆转的。更值得注意的是,白天补觉还可能进一步扰乱昼夜节律,形成“熬夜-补觉-更难入睡”的恶性循环。

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1.心慌持续超过30分钟,且休息后无缓解;

2.心慌时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意识模糊;

3.本身有心脏病史,心慌时心率持续超过120次/分或低于50次/分。

3    熬夜后如何科学恢复?

刘健建议,熬夜后应从作息、饮食和适当活动三方面入手,帮助身体尽快回归正轨。

在作息上,尽量按时起床,避免打乱后续睡眠周期;上午或午间可补觉片刻,但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夜间睡眠;应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白天多接触自然光和新鲜空气,有助于调节生物节律、恢复机能。

在饮食安排上,早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确保一整天的活力与健康,早餐应优先选择富含高蛋白、高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例如,燕麦粥不仅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还能促进消化;煮鸡蛋则是优质蛋白的来源;全麦面包则有助于提供膳食纤维,维护肠道健康。同时,应尽量避免油炸食品和高脂食物,如油条、油饼等,这些食物往往热量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此外,早晨适当补充水分对于维持身体水分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精神疲惫。总之,一个营养均衡、健康的早餐,能为新的一天注入活力,助力身体和大脑的全面发展。

刘健强调,若不可避免地要熬夜,那么在夜间饮食方面应当特别留意。

研究显示,夜间摄入高糖、高钠和高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的食品和零食,会显著增加因睡眠不足导致的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问题。相比之下,食用水果、蔬菜和无盐坚果等健康食物,有助于减轻这些不适症状。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