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忙碌了一整天,到了夜晚躺在床上却始终难以入眠。然而,当你坐在沙发上观看电视或刷手机时,却会迅速感到疲倦。那么,为何在沙发上更容易入睡,而在床上却难以做到呢?

A “令人惊慌失措”的睡眠状态

沙发之所以能让人轻易放松入眠,原因众多: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气温、耳边传来的电视或手机声、柔软的沙发带来完美的拥抱感……尤其重要的是,沙发不会像床那样,让人感到必须立刻入睡的压力。

“必须睡着”本身也是一种焦虑来源。当人们担心睡眠不足或入睡速度不够快时,就可能会产生这种焦虑。

如果工作压力很大,躺在床上很多事情不免会浮现在脑海,让你辗转反侧。如果入睡时间慢,会不自觉地担心睡眠质量,担心缺觉会让第二天的状态不好,然后更加焦虑。

一项调查发现,在有睡眠问题的人中,36%的人是因为担心睡不着而无法入睡。调查还发现,人们在床上睡不着,但是在办公室、电影院、公交车,甚至聚会场所都有可能睡着。

B    关于睡眠,你应该了解这些

1.智能设备可能增加睡眠焦虑

有观点认为,如果想改善睡眠,可以通过智能手环检测睡眠情况。但也有学者提出,过分关注睡眠分数可能增加焦虑。

2.思绪过多容易入睡困难

一位睡眠医学家表示:“人们能够从清醒和活跃的状态立刻切换到入睡的状态非常罕见。”

对于大脑而言,从清醒状态过渡到睡眠状态,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转变。在入睡过程中,大脑的活动会逐渐放缓,这要求我们在身心都感到充分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顺利进入梦乡。然而,若内心充满焦虑与压力,那么入睡的过程就会变得异常艰难。此外,当压力过大时,不仅会阻碍我们顺利入睡,还可能导致我们在半夜醒来,进而使得后续的睡眠阶段变得更加困难。

夜半时分,人的大脑在处理问题上的效率有所降低,却更倾向于察觉到新的问题。当在深夜醒来时,更容易回想起白天未能妥善处理的事项,这可能导致焦虑和自责的情绪,进而影响后续的睡眠质量。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