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长沙热门打卡圣地——湖南米粉街,其入口处,一座外观新颖、时尚的“求职便利站”格外引人瞩目。踏入附近的“八一桥社区就业微市场”,立刻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他们热心地询问你是否需要寻找工作机会。走上楼,宽敞的培训教室里,20多位学员正全神贯注地参加营养师培训课程,大家正在学习如何制作美味的银丝卷。

为提升对周边求职者,尤其是年龄稍大的求职者的援助力度,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人流集中的区域设立了多个“微型市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就业”的模式,求职者能够享受到专业导师的免费指导,同时能够精准对接周边企业的招聘信息。

春夜虽有些微寒,但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等地的市民夜校培训却异常热门。“在这里,我掌握了插花技巧和网店管理知识,打算在新区开设一家高端花店,专门满足商务活动对花束的需求。”43岁的居民康颖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了解到因拆迁转型、产业调整而亟待职业重塑的本地居民有着技能培训的迫切需求,新市民夜校开设了无人机操作、网络营销、App开发等多门应用技能课程,受到普遍欢迎。“前不久就有学员上完办公软件课程后,找到了一份行政工作,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元收入。”夜校运营负责人孙瑞介绍。

进社区街道、上商场夜市、到企业高校……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多地“花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紧紧跟随产业变化和社会所需优化培训项目设置,不断提高人员供给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着力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期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紧密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性地填补人才缺口,并不断完善相关培训课程体系。根据计划,从2025年至2027年,河南省将每年组织实施人工智能应用培训,预计培训人数将超过5万人。同时,该计划还致力于推动至少4万名人才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实现就业或创业,以助力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

非止河南一地。自本年度起,未来连续三年,我国将在健康养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兴职业等关键领域,对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每年超过1000万人次的补贴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