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王勇及其家人访问了甘肃省博物馆,在得知翼讲解这一应用程序后,他们选择了体验一场融合科技元素的甘博之旅。

2024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携手中电万维,共同推出了创新性的“翼讲解”应用程序。该应用融合了文博大模型讲解服务与小程序的先进技术,成功突破了传统讲解方式的种种限制。它旨在满足游客对文物知识的渴求,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时随地获取详尽的信息。通过提供操作简便、服务智能、内容专业且形式新颖的随身智能讲解服务,翼讲解应用程序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之旅。

今年三月,通过与DeepSeek文博大模型的深度学习,这位原本腼腆的实习生成功蜕变为一位能言善辩的金牌讲解员。这一转变不仅让博物馆里的个性化讲解服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甘肃省博物馆翼讲解应用程序成为全国首家将DeepSeek技术应用于文博领域的服务软件。这一创新举措,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也为文博讲解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甘肃省博物馆翼讲解工作人员何睿介绍道:“翼讲解的操作非常简单,一部手机全部搞定。”打开翼讲解小程序,映入眼帘的就是甘肃省博物馆的服务页面,馆内各大展厅一应俱全。

边走边讲、边问边答、边拍边听正是翼讲解的三大特色功能。“边走边讲,利用蓝牙实时定位技术,能精准识别游客所在位置,结合优化算法与知识图谱整合规划出的主题化游览路线,为游客在每个点位推送个性化讲解,涵盖丰富的文物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分析及趣味故事,让参观之旅生动又富有意义。”何睿说。

而边问边答,则赋予了游客主动求知的便捷途径,游客只需语音提问,翼讲解便会凭借强大的大模型推理能力迅速给出准确、详细的回答,让观众由听讲变成了问答,互动参与感直线拉满。逛博物馆打卡拍照自然少不了,除了留纪念,还可以通过翼讲解拍照触发图像识别技术,边拍边听,获取展品详细信息和背景故事。

截至目前,翼讲解应用程序已让20万注册用户体验了带着AI逛博物馆的奇妙旅程。它就像个藏在手机里的文物通,不仅能用0.5米精度的定位技术随时闪现在你耳边讲故事,还能听懂天马行空的提问,带领游客揭开文物神秘的面纱,享受文物探索之旅。更厉害的是,外国游客在使用时也可以毫无障碍地切换各国语言,秒变跨语种历史课代表。

当文物变身“段子手”,当博物馆会“说话”,科技让逛博物馆变得像开盲盒般惊喜。通过翼讲解,还可以拍照打卡铜奔马、驿使图画像砖、莲花形玻璃托盏等8件珍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国宝文物,生成属于自己的炫酷写真“通关文牒”。

这波科技操作不仅让参观时间从匆匆40分钟延长到沉浸式的数小时,与AI的互动还增加了不少的趣味性。不仅如此,即使已经在博物馆参观结束了,同样还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云逛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数字化部主任李延强在采访中表示:“甘肃省博物馆翼讲解应用程序目前已经可提供馆内107个讲解点和287件文物的精品讲解。让文物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游客,不仅助力博物馆实现智慧化服务升级,也大幅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兴趣。”

“以培养为核心,搭建模型,输入知识。”中电万维翼的应用程序研发团队负责人陈俊儒这样阐述翼讲解的研发理念。他指出,翼讲解的研发过程首先涉及构建一个专业的文博讲解模型,随后输入海量的文博专业知识,使其逐渐成长为满足我们需求的服务应用。特别是在接入DeepSeek的先进技术后,翼讲解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如在讲解词生成、文物识别的精准度以及与游客的互动体验等方面都实现了显著提升,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并丰富了互动体验。凭借其在满足博物馆官方智慧讲解、游客智能导游等多元化需求方面的卓越表现,甘肃电信申报的《文博讲解大模型解决方案》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的2024年全国智慧旅游解决方案入选名单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目前,翼讲解通过其独特的智能化服务模式,已有效拓展至北京、甘肃、河南、山东、陕西等七个省份,并在其中42家博物馆及8家景区实现了应用,显著促进了智慧文化旅游产业的进步,引领了智慧文旅领域的全新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