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在为期十天的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简称“上影节”)中,来自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的光影艺术盛宴吸引了无数观众。这场盛会共展映了1500部影片,吸引了19至35岁年龄段观众近八成,成为年轻影迷的热门聚集地。电影节不仅丰富了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总计达到了50亿元人民币。令人欣喜的是,超过99%的受访观众表示,他们计划在明年再次参与到这场光影盛宴中来。6月13日至6月22日,上海这座“电影之城”在电影节期间,每一个角落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成为全球电影爱好者的焦点。

亚洲电影独具其独特的基因,而我们的作品则深深植根于拉美的文化土壤,让观众得以深切体验拉美的独特风情。在这其中,既有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融,也不乏情感的纠葛与交织。正如阿根廷、智利和西班牙联合制片的影片《越境重生》的制片人尼古拉斯·格罗索所言。这部作品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不仅参加了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评选,还迎来了它的全球首映。

巴西影片《风暴》历时15年拍摄完成。制片人埃利亚妮·费雷拉和导演弗蕾维亚·卡斯特罗同样将这部作品带来参加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选并世界首映。影片收获观众共鸣,让她们十分欣慰:“我们的故事反映的不仅是巴西的现实,也希望借此传递更多女性的声音。”

作为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不论展映还是评奖,其广泛的国家与地区分布,都呈现出全球电影文化的多元面貌。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意大利电影大师朱塞佩·托纳多雷说:“你看到的影片都精彩纷呈。”

本届电影节金爵奖评选和国际影片全球征片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历史新高。49部进入五大单元评选的参赛影片,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38部为世界首映。金爵奖评委会的21位评委来自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的13个国家和地区,为文明互鉴提供丰富样本。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林国淑说,金爵奖入围影片是她的“必看”,“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情和电影叙事方式”是她热爱金爵奖影片最重要的原因。

金爵奖主竞赛单元12部入围影片各有特色。其创作者既有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这样被誉为“中亚电影的诗意象征”的吉尔吉斯斯坦导演,也有作品多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中国导演曹保平,还有中国青年导演仇晟,老中青三代都呈现了不俗的创作实力。

最终荣获本届金爵奖最佳影片的佳作《黑,红,黄》,正是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倾力打造的最新力作。该片聚焦于我国源远流长的地毯编织技艺,通过黑、红、黄三色交织的地毯图案,巧妙地描绘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历程。许多观众在观影后纷纷表示,影片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灵。

曹保平导演在业界声名鹊起,他凭借新片《脱缰者也》再次荣获金爵奖最佳导演奖,成就非凡。追溯至2015年,他执导的影片《烈日灼心》便已声名远扬,荣获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男演员双料大奖。曹保平表示:“十年间,我两次站在金爵奖的领奖台上,这不仅是对我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上海国际电影节对创作者的全力扶持,以及它所展现出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