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颈椎病,它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已经成了一个全年龄段都需要警惕的“现代生活方式病”。为什么颈椎病会频频突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我们又该如何为不堪重负的颈椎“减负”?
1 发育异常+颈椎退变,一转头就“天旋地转”
近一年来,40多岁的市民季先生被眩晕问题困扰得近乎崩溃,他只要轻微一扭头,就会立马“天旋地转”,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无法站立的情况,尝试了包括耳石复位在内的多种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只要不睡觉,就需要戴着颈托。最近,他来到南京明基医院眩晕中心又治疗了一个多月,症状依旧反复,医生便建议他到脊柱外科做个检查。田纪伟院长仔细阅片发现,季先生头晕的根源竟然在脊柱上,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惹的祸。
“患者本身就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只有一侧的椎动脉负责向大脑供血,而恰恰在这根‘生命线’般的血管旁,长出了一个骨赘(骨刺)。只要一转头,这个骨赘就会刺激或压迫到唯一的椎动脉,导致大脑供血急剧减少,从而引发剧烈的眩晕。”田纪伟院长坦言,这其实是“发育异常”与“颈椎退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把椎动脉想象成一条由颈椎骨构成的高速公路,颈椎退变就是这条高速公路的结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出现了“年久失修”的情况,其中骨质增生(长骨刺)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它会从侧方直接挤压椎动脉。眩晕是其最核心的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头疼、视觉障碍、耳鸣、听力下降、肢体麻木等表现。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尤其与颈部转动相关的眩晕,在排除耳源性等因素后,需要考虑颈椎问题的可能性。”田纪伟院长介绍,一旦明确诊断并成功解除压迫,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2 颈椎提早被“压垮”!15岁学生出现退变
我们无法完全阻止颈椎退变的发生,因为它是一个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自然生理过程,就像皮肤会出现皱纹一样。但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变,“机不离手”、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等,让颈椎有问题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20岁的年纪,60岁的颈椎”成了他们的“生动写照”。
田纪伟院长回忆,他曾遇到过一位只有15岁的学生,因为头晕频率增加,伴有恶心、胸闷等症状来医院做检查,问诊后了解到,小孩低头学习、低头看书、低头玩手机,当时初步判断为不良习惯引起的交感性颈椎病。行颈椎磁共振扫描,结果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4/5、颈5/6椎间盘轻微突出。不过这种情况并不需要手术治疗,通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一般来说,当抬头时感觉到脖子僵硬,并伴有酸痛,说明颈椎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时就要注意做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防止症状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坐着的时候应该保持颈椎中立位,调整电脑屏幕至目光可以平视,双肩自然下垂;使用腰垫,让腰部有支撑。”
田纪伟院长说,年轻人的身体代偿能力强,早期的颈肩酸痛、僵硬等症状在休息后能快速缓解,但并不能认为这样就“没事了”,颈椎健康是“积劳成疾”的过程,一旦出现持续不适,应寻求专业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帮助,不要硬扛或者盲目按摩。
“肩膀、后背有酸痛、僵硬感;睡觉容易落枕、头晕等都可能是预警信号,需要引起重视。”田纪伟院长强调。
3 选对枕、练好背,颈椎也要“省着用”
数据显示,低头15度时,颈椎承受约12公斤的压力;低头60度时,压力高达27公斤以上,这是加速颈椎退变的重要元凶之一。对于颈椎的退变,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延缓其进程,并防止它发展成为有症状、影响生活的颈椎病,总原则就是“减少损耗,加强支撑”。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电子产品时尽量平视屏幕,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
除此之外,选择合适的枕头也很重要。“习惯仰睡的人,枕头高度应该与手掌宽度相当;习惯侧睡的人,枕头高度应该与自己单侧肩膀高度相当,尽可能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
田纪伟院长介绍,强大的肌肉也是颈椎的“天然护具”,帮助分担颈椎压力,增强稳定性。在无痛的情况下缓慢、轻柔地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不要快速、猛烈地做“米字操”;小燕飞、游泳等也都是强化背部肌群的优秀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 雨中激战,兰州交通大学夺冠并斩获高百全国总决赛入场2025-10-24
- 颈椎病成“现代生活方式病”突袭全年龄段,15岁学生已2025-10-24
- 脚踏近千年望仙桥,触摸上海水乡文化的深沉回响与鲜活2025-10-24
- 上海“敬老月”活动启动,百联集团打造“全链条”适老2025-10-24
- 岳阳医院中医养生节启动,专家支招“非时之暖”下科学2025-10-24
- 第八届进博会首批展品抵沪,展品通关工作正式启动2025-10-22
- 电商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天水产业“百花齐放”2025-10-22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雨中激战,兰州交通大学夺冠并斩获高百全国
- 颈椎病成“现代生活方式病”突袭全年龄段,
- 脚踏近千年望仙桥,触摸上海水乡文化的深沉
- 上海“敬老月”活动启动,百联集团打造“全
- 岳阳医院中医养生节启动,专家支招“非时之
- 京津冀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科技生态港
- 小漠港单月汽车出口量有望创新高,全力冲刺
- 智能网联汽车步入“下半场”,中国着力深化
- 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4年激增20倍,前8月出口
- 中国科学家攻克固态电池难关,电动汽车续航
- 比亚迪召回部分唐、元Pro车型 涉及驱动失效
- 广州首次将网约车纳入统一管理,新规明确禁
- 第138届广交会人气高涨,“中国智造”新能
- 网约车“一口价”陷争议:多地叫停无序价格
- 广州出台出租车服务新规,以精细化管理保障
- 燃油车市场回暖:智能化反击与政策驱动下的
- 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行动启动:2027年满足
- 从居民求助到成功干预,兰州一社区精准筑牢
- 让航天员成为摄影师,《窗外是蓝星》开创中
- 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开幕,9国14部
- 普利策得主杜韵新作《刻在森林的海》世界首
- 人艺艺术家与素人同台,会员版《茶馆》谢幕
- 片纸只字皆瑰宝,兰州市图书馆邀您共绘兰州
- “百名画家画兰州”采风写生活动举行,画家
- 甘肃明确2026年高考报名分段进行,不同考生
- 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青少年组小学篮球比赛圆
- 循环经济从概念走向大众生活,虹桥新天地打
- 国际金价首次冲破4200美元创历史新高,多家
- 科技赋能破解旱作难题,武山“西梁模式”推
- 甘肃“就业服务直通车”开进高校,首站为30
- 拧紧黄河干流“水龙头”,黄委实现取水口在
- 弘扬勤俭节约美德,清水桥社区以务实宣传引
- 向楼道“牛皮癣”宣战,金城关社区以精细化
- 为新生系上第一条红领巾,兰州金塔路小学建
- 誓言铿锵,红领巾飘扬!兰州一小学建队日迎
- 小小“松鼠”撒欢捡核桃,兰州校园丰收节让
- 全球首个IAEA聚变协作中心落地成都,助力中
- 第八届进博会首批展品抵沪,展品通关工作正
- 电商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天水产业“
- 我国深地探索叩开5.4亿年前地层,万米之下
- 三大运营商同步获批,eSIM手机业务正式启动
- 顶尖医疗到家门,兰州雁东社区居民“零距离
- 今年9月CPI同比下降0.3%,核心CPI涨幅连续5
- 服务升级惠及上亿群众,公安交管“一网通办
- 兰州交大“天佑雄鹰”雨战中夺魁,实现高百
- 蒙特利尔站收官:中国短道队收获1金1银1铜
- 前8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4223家,进博会窗口
- 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开幕,14部国际
- 海派电影《菜肉馄饨》预告片于外滩光影节首
- 陈好解读《欢乐家长群2》:戴静的成长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