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戏曲综艺从舞台演出转向屏幕演绎,并非仅仅是将舞台上的戏曲内容直接复制到影像屏幕中,而是依托影视艺术的特点,创造出了独特的戏曲文化现象。

戏曲综艺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对于传统剧场戏曲的推广与拓展,起到了宣介、导览和引流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戏曲综艺若想实现守正与创新的双重目标,不妨借鉴中国戏曲中的经典谚语——“先归后跳”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先归后跳”这一戏谚,形象地描绘了戏曲演员在演绎高难度动作时的技巧。具体而言,演员在尝试完成一个复杂的动作之前,会先通过一系列连贯的动作进行“归位”,即调整身体姿态、找准节奏和位置,为接下来的高难度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这里的“归”代表着蓄势待发,而“跳”则象征着迸发而出,一跃而起。 在戏曲综艺的创作与制作中,我们可以将“先归后跳”的精神运用到节目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上。首先,通过对传统戏曲的深入研究,挖掘其内涵与精髓,为节目内容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在节目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不断创新,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如此一来,戏曲综艺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从实践来看,戏曲综艺将戏曲和电视“部分融合”,选择呈现部分剧种的经典剧目的部分段落。令观众管中窥豹得以成立的前提在于“归”,这就要求创作者踏实理解剧种、剧目和剧作,认真研究其风格、流派、个性,从而才有“跳”的可能,也就是找到原作与时下热点话题、社会心理、审美趣味的连接点,从而结合现代舞台手段、运用视听语言、契合受众需求做出创新演绎。

具体而言,戏曲综艺可以重塑演出形态。剧场演出是完整而封闭的,而综艺中的戏曲演出是置于影视叙事框架中的。节目还囊括了外采拍摄、戏人故事、专家点评、专家互动等其他叙事要素,舞台表演只是综艺叙事链的一环。这样一来,戏曲综艺可以通过其他叙事对戏曲知识进行解读,对戏曲表演的审美价值进行赏析。如《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的“青京会客厅”环节,邀请来自不同文化领域的专家从台上表演切入,围绕京剧中的传统服饰、冷兵器演变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戏曲综艺节目不仅能够策划多样化的演出话题,更应巧妙地将其与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以及社会热点紧密相连,实现节目内容与时代脉搏的同步跳动。以《戏宇宙》第三季为例,该节目巧妙地融合了文化旅游元素,将地方戏曲的展示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节目中,嘉宾们分别深入福建漳州、山东淄博和山西晋中等地,体验当地独特的戏曲文化。 在福建漳州,嘉宾们沉浸于芗剧的魅力,唱响土楼闽声,感受两岸乡情的深厚;在山东淄博,他们品尝着地道的烧烤,聆听着悠扬的五音戏,感受地方戏曲的独特韵味;而在山西晋中,嘉宾们漫步古城,品味晋剧的韵味,深入感受戏曲在地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沉浸式体验,节目不仅实现了戏曲的“在地化”,更以一种充满活力的创演和传承方式,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机。

综上所述,通过汲取戏曲的精髓,并运用现代视听技术进行创新,所推出的戏曲综艺节目,使得更多的年轻观众得以一睹中国悠久戏剧艺术的魅力。这体现了古老艺术对创新的追求,也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5-04-04 22:0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