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制作的重量级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之福建特辑,已亮相总台综合频道(CCTV-1)。

在节目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张舒越,以及我国文物界的泰斗、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与台湾著名女歌手孟庭苇一同踏足漳州古城与闽南水乡,共同邂逅了20余项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们沉浸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文化活力的土地中,深入体验了闽南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

“以木为偶,以偶做戏”,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布袋木偶两种。让漳州、泉州人引以为豪的传统木偶戏,带着浓郁的闽南特色而来,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创新,走出国门,舞向国际。

南音,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底蕴的古老乐种,至今已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堪称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不仅是最可考证的、最接近古代原貌的音乐表演形式,而且依然保留着诸多古乐器的遗制,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近期的一档节目中,名为“点水南乐”的环节,便以南音四大古谱之一的《百鸟归巢》为创作基石,巧妙地融入了民谣等现代音乐元素。来自海峡两岸的南音传承人携手同台,以现代音乐语言为载体,共同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乡情之歌,深情地述说着两岸同胞的深厚情感。

闽南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丰富多样,包括了大木作、红砖瓦、剪瓷雕、灰雕等多种精湛工艺。其中,大木作工艺以榫卯结构为核心,其巧妙之处在于无需使用任何胶粘剂或钉子,便能达到牢固如一的效果,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匠心。红砖瓦则是闽南民居的一大特色,以其特有的“闽南红”色调为美,砖面上装饰的龟背纹、灯笼纹、铜钱纹等图案,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更蕴含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剪瓷雕技艺则将碎瓷片巧妙地“变废为宝”,用以装饰屋顶,使民居更显华丽;而灰雕工艺则通过麻丝灰的运用,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红砖古厝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其更加韵味十足。这些传统技艺的融合,共同构筑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发布时间:2025-05-16 16:00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