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江苏盐城的建湖县淮剧小镇在“五一”期间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古色古香的街区与先进数字科技完美融合,淮剧表演机器人凭借其精确的唱腔重现了经典片段,机械水袖在夜空中划过,展现了科技的魅力。视觉中国提供了相关图片。
在深度求索(DeepSeek)平台定制专属的个性化旅行攻略,再到人工智能(AI)机器人导游以多语言实时提供专业讲解;从人形机器人在景区精彩纷呈的娱乐表演,到忠诚的机器狗在民宿中帮助旅客驮运行李;再到外骨骼机器人化身“赛博外挂”,助力游客轻松攀登高峰,仿佛“如履平地”,以及景区运用AI技术分析游客流动趋势,智能调控人流密度……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将智慧旅游提升至全新高度,更使传统旅游业面临一场颠覆性的变革。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旅游业应如何应对?在AI时代,人们又如何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实现认知与成长?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旅游业,既为传统旅游业带来了效率提升和体验创新,也对传统旅游模式形成了冲击。”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AI支撑的新型人机协同旅游服务生产系统,正在改变旅游服务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以及游客的决策方式和出游方式,并不断创造新的旅游体验,这一变革是颠覆性的。”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AI的深入应用不仅为需求端的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也为供给端的旅游企业以及监管端的政府带来全新的思路。AI正在通过资源活化、流程优化、服务深化、体验强化等多重路径重塑旅游业的未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在厉新建眼中,人工智能(AI)为静态资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借助AI的强大功能,如图像识别、深度学习、虚拟再现和动态展示等,我们得以让那些沉睡在博物馆的文物、散落在广袤土地上的遗产,以及记载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动”起来。AI还极大地简化了行程规划过程,通过智能算法,它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包括兴趣爱好、旅行时长和预算限制等,迅速生成定制化的行程方案,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旅游的渴望。 此外,AI让旅游体验变得更加深入和丰富。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AI赋能的解说系统不仅能够解决传统导游在解说内容广度和深度上的难题,还能提供更加生动、深入、交互性强的解说服务。这种服务不仅提升了旅游体验,更实现了从“有意思”到“有意义”的飞跃。 最后,AI为旅游运营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借助AI算法的支持,旅游企业能够深入了解游客的需求,甚至提前预测他们的消费偏好。这种洞察力使得企业能够更精确地匹配供给与需求,从而在动态的供求关系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总之,AI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旅游行业,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AI在旅游业的应用已渗透进多个环节 部分服务正逐渐由AI替代2025-05-21
- 兰州市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入选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就业创新事件2025-05-21
- 7300家首店背后的"上海密码":制度型开放打造消费新生态2025-05-21
- 从"人造太阳"到"工业红娘":上海八大科技赋能者重塑全球产业版图2025-05-21
- 洋山港第三座自动化码头开建:6100米岸线托举1160万箱新产能2025-05-21
- "量子城市"上海实践:曹杨2平方公里全域建模背后的治理革命2025-05-21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首日:沪漂情侣终结9年返乡办证史2025-05-21
- 7万株薰衣草绽放:上海最大紫色花海下周迎最佳观赏期2025-05-21
- 五一北京口岸迎出入境高峰!31万人次“激流”通关 首都机场日均4.5万2025-05-18
- 2025年启动文明对话新矩阵 20+大展联动科技与历史2025-05-18
- 甘肃庆阳举办劳务招聘会 350展位+1.2万岗位促就业2025-05-18
- 甘肃中医药古籍“活起来”!2家单位+5部珍本入选 980册修复2025-05-18
- 国产重离子治疗装机量破3台 兰州泰基设备“定向爆破”精准歼灭肿瘤2025-05-18
- 甘肃文旅“鸣沙踏歌”上线!敦煌飞天、九色鹿“入游” 激活年轻群体“虚实游”新场景2025-05-18
- 甘肃“飞天英才”计划再扩容!50名中学生拜师12位顶尖导师2025-05-18
- 甘肃“飞天英才”计划再启航!50名中学生拜入中科院等顶尖机构2025-05-18
- 甘肃科技“豪掷”2175万!科技功臣奖100万重磅出炉 冯起院士领衔2025-05-18
- 从3个实践基地到6个工作站:兰州新区如何实现高层次科研平台'三级跳'2025-05-18
- 五一邮轮“井喷”!旅客量半年翻倍 免费通行末班车需防“三时段”拥堵2025-05-16
- “潮汐式”拥堵曝光!五一高速日均6200万辆车流 首尾时段压力最大2025-05-16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从反复咳嗽到手术取物 医生提醒
- 打造安心未来,前海人寿科普终身
- 电视剧《北上》开播 展现运河文
- 岷县社火巡演:千年非遗焕新 演
- 近期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
- 甘肃民勤:志愿者义务植树压沙
- 兰州新区举办2025春风行动人才交
- 清水县打造"享老"新样本:构建
- 非遗传承人毕六福:坚守96道工序
- 中国企业联合会向社会发布“中国
- 调查显示:高校博物馆受大学生青
- 桑葚酒是是水果酒之中的极品 喝
- 甘肃中医药古籍“活起来”!2家
- 今年1至10月规上轻工企业实现营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