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目前,我国算力行业正逐步进入一个以高质量和大规模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尽管如此,行业仍需应对诸如算力供需不平衡、关键技术研发不足等问题。有专家指出,我们应当着手优化算力资源配置、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不断加强算力网络的整体供应能力。

据分析,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对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有望突破11万亿元,同时可能引发算力需求增长达十倍甚至百倍。在此背景下,确保算力供应的均衡和有序增长显得尤为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

算力互联互通是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今年5月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

“我国算力产业发展要提速提质,未来还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建议,构建统一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统一算力资源感知、任务数据流动、应用架构适配等关键互联规则和标准,形成算力互联网和算力服务统一大市场等。

此外,全链条创新已成为推动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提出,应将创新焦点集中在原始技术突破上,特别是要攻克超十万卡智算集群、分布式推理等前沿关键技术。同时,还需加强前瞻性布局,致力于攻克存算一体、量子计算、光计算等具有颠覆性的技术领域,以实现我国算力技术的重大创新突破。此外,我们应坚持标准引领,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组织和开源社区,推动形成以“中国方案”为核心的算力网络,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创新力的技术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25-09-09 06:16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