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在最近几年,甘肃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不断强化政策法规的构建,严格实施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并积极进行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的调查与评估,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全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现了积极的进展和明显的成果。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堪称生物多样性宝库。该省境内自然景观千姿百态,生态类型丰富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共有陆生野生动物1078种,其中225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56种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和169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此外,甘肃省拥有野生高等植物近65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有129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甘肃省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

甘肃省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创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目前,甘肃省158个自然保护地中,大熊猫国家公园已于2021年9月经批准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在创建中,其他156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逐步建成,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持续优化。

甘肃省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和生态保护红线每年6次双月度遥感监测,加大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对新发现问题线索实地核查、督促整改,实现生态破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积极配合完成我省国家级(20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组织完成所有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并制定评估标准。

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建设,以及针对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及其过渡地带的生态系统保护,我省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各类监测站点和样地(线)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一个以“水-土-气-生”综合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基石,以“一猫(大熊猫)、两豹(金猫、雪豹)、一驼(藏羚羊)”为核心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监测网络。这一网络旨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确保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我们正逐步推进对我省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调查与评估工作。预计在2023年,我们将完成对羌塘—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甘肃片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评估。2024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完成对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甘肃片区的保护评估。此外,近年来,兰州、庆阳等地区也纷纷完成了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布时间:2025-09-08 09:3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