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晒太阳会有一定的补钙的作用,有些住楼房的朋友想到一个偷懒的办法,在阳台上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在家中也可以达到晒太阳的目的了,但这样真的有效吗?中医专家表示,隔着玻璃去晒太阳其实并没有补钙的效果。这是因为玻璃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所以即使隔着玻璃晒太阳,也几乎不会产生任何补钙作用。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到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的地方,例如户外或公园等地方晒太阳。
在晒太阳方面,我们还需要避免两大错误认知。第一个是觉得太阳越大越亮,越能晒出好肤色。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无论太阳有多亮,如果晒太阳的时间过长,皮肤都会受到伤害。第二个错误认知是,太阳辐射对皮肤的伤害只发生在中午12时至下午4时。这种想法同样是错误的。事实上,太阳辐射对皮肤的伤害全天候存在,而不仅仅是中午12时至下午4时。因此,无论是哪个季节,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尤其是中午12时至下午4时,晒太阳的时间都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第二个问题是吃饱后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吸收更多的营养。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可取。在进行晒太阳之前,建议不要食用香菜、菠菜、螺、虾、蟹、蚌等光敏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光敏性皮疹或者日光性皮炎。所以,在进行晒太阳前,最好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冬天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段
冬季晒太阳可加快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特别是在防治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显著疗效。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
第一,上午6时到10时,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功效。
第二,下午4时到5时,此时正值紫外线中a光束占上风,可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健康人每天应坚持晒太阳30至60分钟。
太阳晒过后,记得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尤其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这样做可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预防晒斑的出现。此外,晒太阳时应该到户外,而不是在室内隔着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