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九月份,我国消费市场保持了稳定的态势,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而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后的核心CPI同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通过分析这些最新的物价数据,我们可以捕捉到哪些经济信号呢?
A 信号一:核心物价保持稳定。
在9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上涨幅度已连续五个月呈现增长态势,这是自过去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升至1%水平。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等相关政策持续显效,推动供需结构持续改善,一些领域价格显现积极变化,有力支撑物价总体稳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说。
9月份,CPI环比涨幅有所回升,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鲜菜、鸡蛋、鲜果、羊肉和牛肉价格均呈季节性上涨。
从同比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CPI同比下降,主要是翘尾影响所致。本月CPI-0.3%的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B 信号二:PPI折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
具有先行指标意义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继续呈现积极变化。9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我国各项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部分行业产能治理成效显现,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董莉娟说,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等同比降幅比上月均有收窄。
近期,供需结构改善带动部分行业价格明显企稳。9月,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C 信号三:新动能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
当前,我国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活力释放,新动能带动相关价格持续呈现积极变化。
产业发展“向新”——
“飞行汽车”走向现实、人形机器人上演精彩足球赛、残障人士戴上机械“灵动手”弹奏钢琴……今年9月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智能产业的最新成果让人惊艳。
随着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9月份,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
消费市场“求质”——
我国人口总数超过14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万美元以上。参照国际发展规律,预计消费增长模式将逐步从“数量增长”过渡到“质量升级”。
在消费提振政策持续发挥作用的背景下,高品质和升级型消费需求逐步释放。具体来看,9月份,工艺美术和礼仪用品制造业的价格同比增长了14.7%,运动用球制造业价格上涨了4%,而营养食品制造业的价格则上涨了1.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兰州黄河母亲广场10月17日起全封闭施工50天 核心雕塑正常开放2025-10-27
- “科技游”持续走红:无人机秀、VR复活兵马俑如何重塑旅游体验2025-10-27
- 守护5.5亿用户舌尖安全,外卖新规推动“后厨直播”与信息透明化2025-10-27
- 最新文章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