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陇西县首阳镇的万亩中草药绿色高标准种植园区呈现出郁郁葱葱、充满活力的景象。王家磨村的村民禄万海表示,将原本分散的三个地块合并为一块,不仅扩大了土地面积,便于耕作管理,而且水资源也直接引入田地之中。

禄万海对于去年政府启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感到无比兴奋。这项工程不仅对田地进行了全面整治,还慷慨地为农民们免费安装了先进的滴灌设施,彻底解决了过去依靠自然降雨种植庄稼的难题。禄万海感慨地说:“以前每当遇到干旱年份,庄稼产量就会大幅下降,一亩黄芪最多只能收获五六百公斤。而现在,通过滴灌技术的应用,一亩地的黄芪产量已经提升到了八九百公斤。”这一变化,无疑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希望。

多年来,陇西县七成以上的农田依赖土渠输水,水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2024年,陇西规划实施了总投资3402万元、占地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覆盖首阳镇王家磨村、石家磨村及董家堡村,涵盖田块整治、田间管网、水源工程、田间道路以及1000亩的引水上山五大工程,共同构建高效节水的农业体系。

项目监理负责人张鹏说,“田块整治采用二合一、多合一的方法施工,将原来的428块地块变成126块,每块均达5亩以上。引水上山指的是将水用泵打到山顶的2000方蓄水池,然后自流到每一个地块,如此亩均用水量每年将从80立方米降至30立方米,年节水率超60%。”

截至目前,陇西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47万亩,占全县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33.56%。陇西县通过创新“高标准农田+引水上山”发展模式,有效破解了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瓶颈,为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化高效农业转变提供了强劲动能。

陇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王斌表示,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功将小块田地整合成大田,闲置土地变为耕作土地,低产田地变为高产田地。此举将原本容易流失土壤、肥力和水分的“三跑田”转变为有效保持水土和肥力的“三保田”。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