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本次赛事引入了众多与前沿科技紧密相关的项目。以下是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踏入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的竞赛现场,记者目睹了参赛者们正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电脑中对操作台上的机械设备进行精确的1:1虚拟建模,从而确保虚拟环境与现实物体间的信息能够同步流动。

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项目裁判长 孙志平:从模型的特征到尺寸,要根据实物平台测量它的相对距离、定位尺寸,从而进行模型当中的精准搭建。

这项听起来科技感十足的赛项,重点考察参赛选手们对机械、电气设备、通信的相关技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几辆新能源车辆“一”字排开,每台车辆背后还有一台车路协同设备,要求选手们在1个小时内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安装调试和故障诊断。

来自广东的选手王志伟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他告诉记者,这个赛项十分考验选手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技术整合能力。

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项目参赛选手 王志伟:因为我平时的工作是以写代码为主,正好有比赛的机会,让我可以更全面去学习,比如像装调、标定等车辆下线的流程,对我个人技能提升帮助很大。

要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在本届技能大赛的现场,记者就亲历了一次比拼综合能力的考试。

在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的比赛现场,选手们通过编写程序给机器人装上了聪明的“大脑”。机器人正在完成送快递的任务,它顺利通过了闸机来到了访客区,并把快递交给抓取机器人。

要想让服务机器人真正像人一样工作,不仅需要选手熟练掌握计算机、通信、物联网、定位导航、机械、装配、电子电气等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机器人领域的相关行业标准,才能保障机器人实际运行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在为期三天的竞赛中,每位参赛者必须投入10个小时进行机器人组装、功能测试和场景应用三项任务的角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组装作为今年新增的竞赛项目。

万选明,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评审专家表示:智能抓取机器人的组装工作,在我国职业等级标准中属于中级工级别。而在我们联合调试和试验的环节,其要求略高于高级工,从而达到了技师的技术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