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为应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关键问题,教育部近期出台了10项应对策略,其中提议每周安排一日作为“无作业日”等措施。

为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的焦虑情绪,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我们将减轻学生的过重作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坚决杜绝机械重复和惩罚性作业的布置,并鼓励学校每周至少设置一天“无作业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其次,我们规范考试管理,减少日常测试的频次,合理设置考试的难度,确保考试内容贴近实际,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以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同时,我们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继续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严格管控,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并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防范和治理,确保培训质量。 此外,我们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加快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开展均衡派位招生试点,以缓解学生和家长在升学方面的焦虑。 最后,我们全面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挫折教育,提升学生在适应环境、调适情绪、应对压力等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免疫力,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措施提出,鼓励学校与社区合作开放周边运动场馆,为学生放学后开展体育锻炼提供场所保障。

“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措施明确,严格执行睡眠管理规定,坚决遏制超时学习等违规行为,防止学业过重、无序竞争挤占睡眠时间;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

“培养学生健康用网习惯”措施提出,规范管理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严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除此之外,相关规定还明确了关注与呵护特殊学生群体、构建监测预警及干预体系、推广全员心育制度、改善校园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促进家庭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以及完善跨部门协同防护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