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在2025年3月21日,即首个“世界冰川日”之际,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冰冻圈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对外发布了我国第三次冰川编目的数据集。

根据我国第三次冰川编目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0年前后,我国冰川的面积大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的总条数约为6.9万条。这一数据与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我国冰川面积在60年代至2020年这一时间段内整体减少了约26%,平均每十年减少4.8%。在此期间,大约有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进一步地,与2008-2020年期间的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我国冰川面积在这十余年间整体减少了约6%,平均每十年减少5.2%。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冰川已经进入了快速退缩的阶段,形势严峻。

西北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冰川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分别于2002年和2014年先后发布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并公布了针对20世纪后半叶至本世纪初期中国冰川变化的研究成果。根据该成果,20世纪60年代至2008年期间中国冰川面积整体萎缩了约18%。2023年西北研究院再次组织相关科研人员组成专业工作团队,实施以2020年为现状年的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编制工作,并于2025年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前夕,完成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

国际冰川编目工程自1978年正式拉开序幕,其核心目标是全面调查并记录全球山地冰川的分布状况、储量等关键信息。自此,世界各国纷纷响应,开始着手进行本国的冰川编目工作。在我国,这一宏伟工程在著名科学家施雅风院士的引领下,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于1978年率先开展了首次中国冰川编目的编制工作。该工程历时24年,终于在2002年圆满完成。根据首次中国冰川编目的详实数据,1960至1980年间,我国境内共拥有约4.6万条冰川,总面积高达5.9万平方千米。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冰川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全球冰川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布时间:2025-03-23 20:50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