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最近,位于广东汕头湾的海底68米深处,直径达14.57米的“永平号”盾构机刀盘突破岩石,标志着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顺利实现全线贯通,同时也刷新了国内外海底隧道建设领域的多项记录。

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工程总承包的汕汕高铁,是连接广东省汕头市与汕尾市的重要交通线路。该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加强沿海地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全线最为关键的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地质构造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多变,其设计与建设面临着极高的技术挑战和施工难度。这座隧道的成功建设,将极大地提升汕汕高铁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中国铁设汕汕高铁项目总工程师李为介绍,隧道不仅要在8度的高烈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其中的8条为活动断层,还要承受海底近1兆帕的超高水压和强腐蚀性海水的双重压力。

面对复杂难题,中国铁设将设计经验和工程实际有效融合,成功破解了“高烈度地震+密集活动断层+海域超高水压+高腐蚀海水+极复杂地层”多重难题。

为确保海底隧道能抵抗住海水的巨大压迫,项目团队通过检算分析,业内首次掌握了地震发生时海水的压力状态,通过在运输繁忙的海湾主航道向海底定向注浆施工,达到隧道渗水更少、压力更小的目的,创铁路隧道高精度超高压百米级海面注浆的先例。

为了减少地震对高速铁路运营的干扰,我们的项目小组在隧道板块接合处推出了新型可自由伸缩的抗震连接件以及兼具抗海水压强和抗震吸能特性的柔性隔震层。这些创新设计确保了隧道在地震发生时仍能维持稳定状态,实现了“以柔克刚”的防护效果。

在应对海水强腐蚀挑战的过程中,工程师们勇于突破,不断优化混凝土的配比,并开创性地采用了冰水低温搅拌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抗裂材料。这不仅在铁路建设领域实现了高强度混凝土隧道浇筑与养护的突破,而且有效解决了此类隧道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03-29 11:2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