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旅游服务、旅游市场治理以及旅游企业生产与服务的核心模式。唐晓云指出,从供给角度分析,旅游服务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有望形成以游客需求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计算,实现跨部门协同,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服务,并满足游客的即时需求,打造交互式服务体验。而从需求角度出发,游客对便利性、个性化和品质化的需求将持续提升,对人工智能支撑的生产系统的知识储备、数据基础、服务的系统感知能力以及反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徐虹女士提出了“心力变革”的核心理念。她强调,面对这一浪潮,从业者应着力培养三种关键“心力”:一是对技术应用具有深刻洞察力的理解力;二是能够推动人机协同创新的创新能力;三是能够与机器产生更深层次情感共鸣的共鸣力。她进一步阐述道:“那些最优秀的从业者将能够借助AI的力量做得更加出色。他们不仅能够运用技术高效处理信息,更能够运用智慧创造出超越传统的全新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给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带来巨大变化。唐晓云认为,需要提升数据和技术应用能力,增强专业知识,强化知识更新、人文关怀、创新能力、人机协同能力。

徐虹对旅游专业的学子提出建议,强调在掌握新技术的过程中,还应当重视科技伦理的修养。他指出,人工智能虽有可能取代一些重复性工作,但同时也会催生新的职业机会。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

徐虹指出,智慧旅游的真谛并非简单以机器替代人力,而是让人类与机器各施其能。她强调:“我们正步入人机协作的新时代,科技的运用确实能提升服务效率,然而,唯有注入人文关怀,旅行才能触动人心。”

发布时间:2025-05-21 16:0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